- 時間:2022-02-21
- 點擊:974
- 來源:甘肅日報

雄關廣場。
徐俊勇?何江濤
作為我省重要的工業城市,嘉峪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大力實施“四強行動”,在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上下功夫,在轉變發展方式上下功夫,在提高創新能力上下功夫,不斷探索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新方法。
嘉峪關市牢牢把握“三新一高”導向,堅持高質量發展主線,以“冶金—循環經濟—裝備制造”和“光伏發電—電解鋁—鋁制品加工”兩條千億級產業鏈為支撐,依托酒鋼公司、中核四0四、東興鋁業等鏈主企業,通過創新強鏈、項目延鏈、招商補鏈,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體系。

海中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項目。
酒鋼生產車間。
東興鋁業電解槽陰極全石墨優化改造項目。
太陽能光伏發電。
緊盯指標促發展

酒云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對金屬材料進行加工。
圍繞“2+6+N”產業鏈發展體系,扎實做好工業運行和工業項目調度,靠實責任,掛圖作業,加強與統計部門、酒鋼公司溝通聯絡,密切關注重點工業指標變化。
一是工業增加值持續攀升。督促減產企業制定應對措施,補齊“欠賬”,實現穩產增產。臺賬式銷號式管理企業反映的問題,2021年累計梳理的融資、原料供應、交通運輸、生產用工等方面問題,現已全部協調解決。2021年規上企業同比增長35%,規上工業同比增長5.6%,全年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86億元,同比增盈57.3億元,企業盈利能力顯著增強。
二是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實現領跑“嘉速度”。堅持把抓項目、增投資作為工業轉型發展的重要動力,細化措施,狠抓落實,認真貫徹“前期項目抓開工、新建項目抓進度、續建項目抓竣工、建成項目抓投產”的工作機制,督促重大項目責任單位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倒排工期。強化市級領導包抓生態產業發展帶動性工程項目跟蹤監測,指定專人對納入包抓清單項目情況實行月調度、常態化監控、動態化管理,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有效投資增長持續攀高。全市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自2021年4月實現由負轉正,增速持續排在全省前列,全年同比增長79.6%,增速排全省第二位,高于全省38.8個百分點。2021年計劃投資27.1億元的53個工業和信息化項目完成投資34.73億元,全年投資目標任務的超額完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是以政策落實助力轉型升級。緊盯國家、省上政策導向,加大政策研究力度,創新思路跑項爭資,讓惠企政策“點滴入戶”。抓好省級專項及獎勵資金申報工作,4個工業和信息化項目及16家企業獲得省級專項和獎勵資金820萬元。召開全市工業產業推進會暨非公有制經濟實體經濟表彰獎勵大會,獎勵資金共計569.52萬元。
????編制規劃明路徑

酒鋼產品。
加強政策儲備,為落實落細工業和信息化中心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按照“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要求,編制完成《嘉峪關市“十四五”制造業發展規劃》,明確了嘉峪關市制造業未來五年的發展思路和目標,提出了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成為嘉峪關市“十四五”期間制造業發展的行動綱要和主要依據。規劃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產業發展思路,落實深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強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兩項核心”,促進現代服務業做強做優,加快制造業創新發展,推進“兩化”深度融合,規范制造業綠色發展“四項提升”,形成嘉峪關制造品牌效應,保證招商引智深入開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創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條件“四項輔助”,為重塑先進制造業新優勢指明路徑。強化《規劃》與年度經濟社會發展計劃的銜接,持續深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通過強化創新、智能改造、優化結構、延伸產業鏈等措施,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進一步鞏固和擴大競爭優勢。同時,緊跟“雙碳”目標和進程,大力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推動發展模式現代化轉型,加快形成新的產業支撐,全面提升新興產業規模和競爭力,打造經濟發展新動力,為嘉峪關成為先進制造業要素聚集地打下堅實基礎。
二是按照嘉峪關市委、市政府“三地兩點”戰略,聚焦先進制造業要素聚集地,以抓《嘉峪關市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落實為落腳點,針對產業布局和發展現狀,編制完成《嘉峪關市鋼鐵及裝備制造千億級產業鏈提升實施方案》《嘉峪關市電解鋁及鋁制品加工千億級產業鏈提升實施方案》,研究提出兩條千億級重點產業鏈“十四五”發展目標、主要工作任務、實施路徑、工作機制等,梳理匯總出重點支撐項目和招商方向。2021年,全市鋼鐵及裝備制造產業鏈完成工業總產值364億元(鋼鐵、鐵合金、耐材),同比增長30.6%;全市電解鋁及鋁制品加工產業鏈完成工業總產值474億元,同比增長47.7%。
三是聚焦鋼、鋁兩條千億級產業鏈,提出了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14條具體措施。組織規上工業企業注冊甘肅省企業供應鏈服務平臺,推動市內大中小企業與省內外企業構建供需合作關系。發揮酒鋼集團與東興鋁業鏈主企業優勢,促進地企合作,聯合實施精準招商,引進下游精深加工企業,持續保證兩條千億級產業鏈延鏈補鏈成效凸顯。
兩化融合促轉型

酒鋼冶金廠區。
隨著嘉峪關市工業結構持續調整、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工業經濟運行質量有效提高,工業經濟向著高質量發展邁進,兩化融合步伐加快。
一是緊抓建設“城市大腦”示范市建設機遇,完成“城市大腦”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項目立項等工作,爭取省級專項資金200萬元。做好全市信息化項目管理,共審核及辦理信息化項目手續57項;跟蹤服務全市75個信息化新續建項目,計劃總投資為10.23億元,目前完成投資3.63億元。制定并向全市各單位印發《嘉峪關市政務數據信息系統遷移部署流程》《嘉峪關市政務數據資源共享交換使用流程》,協調20家單位的28個業務系統遷移部署至嘉峪關市大數據中心。編制了《嘉峪關市“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嘉峪關市公眾通信5G基站站址規劃(2020—2035年)》。完成120個5G基站的新建、改造。舉辦南湖社區“智慧社區”平臺、新城鎮“數字鄉鎮”平臺上線啟動儀式,完成文殊鎮、峪泉鎮數字鄉鎮平臺建設,數字鄉鎮建設全面開啟。
二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薦索通、嘉鎂鈣業等企業的7個項目獲得200萬元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經費。狠抓創新平臺及示范企業建設。經推薦,大友嘉能化工被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祁牧乳業被認定為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推薦的西部重工、宏興股份全省第二批數字化車間已完成省工信廳的現場評議。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卓有成效,祁牧乳業、紫軒酒業、索通成功創建省級綠色工廠,東興鋁業入選省級節水型企業,索通已進入國家級綠色工廠公示名單。
三是引導中小企業圍繞重點產業鏈做好生產組織,配套服務,推動企業調整發展方向,向重點產業鏈靠攏,改善中小企業“小而散”的局面。堅持不懈抓好工業企業達規入庫培育工作。提升對企服務質量,加強融資服務指導,簡化推薦程序,共向金控公司推薦17戶工業類中小企業。其中,9戶企業成功獲得銀行貸款7200萬元,有效緩解了企業融資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