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2-25
- 點擊:991
- 來源:甘肅日報
????提到靜寧,首先想到“靜寧蘋果”。
“靜寧蘋果”之所以名揚天下,除了其地處北緯35度世界公認的最佳蘋果生產帶外,還有一個重要秘訣——變“廢”為“肥”。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靜寧蘋果高產優質與近年來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走綠色果品高產高效發展之路密不可分。”靜寧縣果樹果品研究所所長李建明說道。
作為全國最大的蘋果生產基地,靜寧縣蘋果種植面積達100萬畝以上,年產量達80萬噸,全年有機肥需求量達50萬噸以上。
如此大的有機肥需求量,當地如何解決?
近年來,靜寧縣堅持把肉牛產業作為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大力發展有機肥生產等延伸產業,促進循環農業和產業互通融合發展。目前,全縣肉牛存欄10.6萬頭,年產糞污廢棄物達120萬噸左右。
位于靜寧縣甘溝鎮的昊康牧業有限公司,正是變“廢”為“肥”的典型代表。
“公司集肉牛繁育養殖、有機肥生產加工、廢物循環利用為一體,走出了‘飼草種植—肉牛養殖—肥料加工’的產業鏈循環發展路子,延伸了產業鏈,提升了價值鏈。”公司董事長尹喜生介紹道。
尹喜生曾在寧夏隆德縣淘得第一桶金,“我雖然身在隆德,但時刻關注著家鄉的發展,希望能為家鄉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017年,尹喜生毅然返鄉創業。從開辦污水處理廠到養殖100頭肉牛,再到現在肉牛存欄近2000頭,尹喜生感觸最深的是“趕上了好政策”。
為促進肉牛產業增效、農民增收,2021年,靜寧縣出臺加快平涼紅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24條實施意見,這讓尹喜生信心倍增。
2021年初,昊康牧業有限公司投入1000萬元,流轉2萬畝土地種植飼料玉米。同年3月,投資6041.58萬元完成一期養殖基地建設,牛存欄達1800頭。今年初,公司又投資1.2億元建設二期養殖基地,建成后牛存欄將達5000頭。
走進公司養殖區,一頭頭體格健壯的紅牛在舒緩的音樂聲中悠然自得,10座牛棚整齊排列。飼喂車間里,各種設備一應俱全,拌料、喂食、清糞等全部實現機械化。
“春節剛過,二期項目就已開工,計劃修建牛棚12座,新養殖肉牛3200頭。”尹喜生說。
來到污水廠多段多級生物反應池,泥土清香撲面而來,一排排綠植整齊擺放。
“這是污水處理廠的‘心臟’,污水廠的干污泥、牛場產生的牛糞、周邊養殖戶的豬羊雞糞、廢棄果木和玉米秸稈等經過混合攪拌輸送至高溫發酵塔,使其充分腐熟、滅菌、除臭、去水,最終加工成有機肥。”尹喜生介紹說,肥料重點供給周邊區域果園生產、設施蔬菜及玉米種植,既解決了生態環保問題,又為果菜產業發展提供了有機肥料,年生產量達20萬噸。
沿著污水處理廠氧化塘邊的步道一路前行,只見一汪碧水清澈見底,藍天白云倒映其中,幾群水鳥在這里安了家。
“這是經過消毒處理后的水,用于城區澆灑道路和綠地,脫水污泥經好氧發酵用于園林綠化,有效提升中水回用、污泥無害化及二次利用能力。”尹喜生介紹道。
不論是糞污變廢為寶,還是污水凈化利用,都從根本上解決了有機肥短缺及環境污染等問題,靜寧縣正努力向著綠色循環、產業融合的方向發展。(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田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