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3-09
- 點擊:1070
- 來源:蘭州晨報
????張永麗
促進農村產業轉型升級,提升高質量生產價值;促進生態宜居鄉村建設,提升高品質生活價值;促進縣域空間升級再造,提升高顏值生態價值。
郡縣治則天下安??h是聯結城鄉、服務鄉村的橋梁,縣域是農業、農村的載體,是城鄉融合發展的基石。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背景下,以發展縣域經濟為目標,深入挖掘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等多重功能和價值,實施高質量生產(經濟)價值、高品質生活價值、高顏值生態價值三大價值提升工程,實現鄉村生產價值、生態價值和生活價值的協調與統一,以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強縣域。
促進農村產業轉型升級,提升高質量生產價值
經過多年的建設,甘肅省農村產業基地的布局已具雛形,種植業及養殖業的現代化、規模化、集約化水平逐年提高。河西地區以現代農業發展為導向,以果蔬、制種、啤酒大麥、養殖等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逐步完善;隴中、隴東、隴南等地在支柱產業發展與扶貧產業培育過程中,形成了“牛羊菜果薯藥”等六大區域特色產業體系,發展水平逐年提升;為滿足不斷提升的城市消費需求,蘭州等城市周邊的城郊農業產業體系也逐步形成。在新發展階段,推動全省農業由增產向提質增效轉變,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與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強縣域的重點任務。
促進農業規?;?、集群化、信息化發展與生產價值提升。針對農業狹小、細碎、分散、機械化程度低、經濟效益不高的問題,一是進一步創新土地流轉制度,加大“三變”改革力度,促進土地與先進生產要素的優化重組,提高農業規?;?,進一步促進特色優勢產業基地建設和農業產業集群發展,改善規模狹小的問題;二是大力引導資本、技術、人才等先進生產要素向農村流動,加大新型經營主體引進和培育,圍繞主導產業在每個縣培育多個(2至5)品牌龍頭企業,培育一批較大規模的家庭農場與合作社;三是大力提升農業機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發展水平,解決勞動力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
加強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與生產價值提升。農村第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已經成為基本趨勢,除了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倉儲物流配送基地建設之外,大力發展農村文化旅游、商貿流通、金融服務、電子商務、數字鄉村建設,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是挖掘和提升農村生產經濟價值的主要途徑。一、二、三產業的快速融合發展都要求以縣城、村鎮或者中心村莊為依托,形成規模經濟效應,繼而要求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和配套建設。因此,要通過支持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冷鏈倉儲物流基地,完善科技支撐體系、品牌與市場營銷體系、質量控制體系,打造完善的生產體系、產業體系和經營體系,延伸產業鏈和價值鏈,促進我省特色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加大有機、環保、綠色、健康特色農產品的開發與經濟價值提升。隨著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特別是城市消費結構升級,對農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甘肅依托本地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氣候條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地理標志的特色農產品,比如蘭州百合、永登玫瑰、隴南橄欖油和隴東等地的優質小雜糧等,這些農產品品質優越,綠色、有機、環保、健康,深受省內外消費者的青睞。要進一步加大對特色農產品的品牌打造力度,提高深加工水平,將特色農產品做精、做細、做好、做出特色,提高產品的市場價值。
促進生態宜居鄉村建設,提升高品質生活價值
提升農村居民的生活價值。扎實推進鄉村建設,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主要內容。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重點是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系統,形成鄉村治理新格局,為農村居民提供快速、便捷、高效、優質的生活環境,構建健康的生活體系,為農村居民提供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鄉村生活價值的新開發、新體現。
提升鄉村旅游的多元價值。當前,鄉村旅游已成為國內旅游的主要類型,人們的鄉村旅游需求也在升級。鄉村以秀美風光、簡樸的生活方式和濃厚的鄉土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成為人們向往的生活與心靈的棲息地。鄉村獨特、簡單、多元且個性的農家餐飲,帶有濃厚的“媽媽的味道”,為人們提供了獨特的鄉村體驗與感悟,創造了濃厚的鄉村生活價值?;诖耍ㄔO生態優美宜居、鄉土文化濃郁的鄉村,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農村體驗、生活、養老、投資、創業,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是未來鄉村的一個發展方向。全國各地不斷興起的市民農莊、養老基地、勞動教育基地,為甘肅省縣域生活價值提升和生產價值提升提供了借鑒。
提升城鄉居民高品質生活的康養價值。如今,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健康的身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為現代人普遍且迫切的追求??叼B是結合外部環境以改善人的身體和心智并使其不斷趨于最佳狀態的行為活動。甘肅地貌復雜多樣,歷史悠久,匯聚了始祖文化、絲路文化、黃河文化、長城文化和紅色文化等多元文化。同時,甘肅中醫藥資源豐富,民俗風情濃郁,省內各地特色鮮明的鄉村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中醫藥、高原、山地(運動)、氣候、旅游、農業(食品)和文化等多種形態康養。比如,中醫藥康養是通過利用我省豐富優質的中醫藥文化及健康養生資源,實行“醫養結合”,充分發揮中醫藥的“治未病”和養生保健的作用。高原康養、山地康養(運動康養)和氣候康養則是通過利用我省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為康養消費者提供不同類型的康養環境?;谶@一價值,以特色村鎮建設為載體,甘肅省可以建設一批農村勞動教育、生命教育基地、文化傳承保護基地、健康養生基地,不斷拓展和提高農村的經濟價值和生活價值。
促進縣域空間升級再造,提升高顏值生態價值
新時代,縣域空間規劃成為縣域空間治理的重要工具。近年來,甘肅省農村空間發展呈現以下幾個特點:物流、信息、物資、文化、技術、產品向村鎮集聚;種植業、養殖業農業產業基地主要向河谷、川塬、緩坡地等地帶集中;農村人口向城市、小城鎮及周邊地區集聚,農村空間結構從分散走向聚集,但在偏遠山區的部分村莊,由于人口的流失,村莊的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功能逐漸削弱。我省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應針對這一發展現實,科學規劃科學布局,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提升高顏值生態價值。
首先,形成以縣城、集鎮、中心村莊為中心和節點,以交通和信息網絡為骨架,以農業生產空間和生態空間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為廣闊腹地的網絡化空間結構。重新打造美麗的生態環境系統、綠色高效的生產環境系統、便捷的農村人居環境系統,逐步形成以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的圈層空間結構,在新的空間結構中發揮新功能、承載新價值,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優化綠色發展模式。
其次,加快縣城、集鎮、中心村莊建設,使得縣城、集鎮、中心村莊成為工農互補、城鄉互補、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形成文化旅游、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金融服務等非農產業體系,這也是“生態宜居”的重要生活空間。形成以河谷、川塬、梯田、緩坡等地帶為主的綠色農業生產基地,以戈壁農業、“牛羊菜果薯藥”等為主的規?;⒓s化、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以特色農產品開發為主的康養農業產業體系。利用山坡地資源形成兼備生態價值與綠色發展的秸稈、燕麥、紫花苜蓿等草產業體系,草產業可以作為重要產業大力發展;將現有的林地、草地、已經退耕的陡坡地,以及廣闊的梁峁溝壑、荒山荒坡等地作為重要的生態建設空間,加快生態恢復與再造,提升生態價值。
再次,對不同鄉鎮、不同村莊進行有重點、有層次的分類、定位與規劃。第一層次,對縣城所在地及小城鎮,應該加大戶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教育制度、住房制度、土地制度等一系列綜合改革,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非農產業發展,吸納更多的農民工轉移就業、定居。第二層次,對于交通和自然地理條件比較好,具有特色產業開發基礎和人口相對集中的中心村莊,進行重點建設、重點布局,大幅度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支持現代農業和龍頭企業發展,吸納偏遠山區人口就近就業。第三層次,對于偏遠山區和人口老齡化比較嚴重的村莊,重點以生態建設與生態恢復為主,不進行大范圍、大規模建設和重點項目建設,要幫助居住在這些村莊的人口通過易地搬遷、轉移就業、教育發展等措施,向城鎮和中心村莊轉移;對于不能轉移出去的人口,通過退耕還林、生態補償、社保兜底等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以時間換空間,著力促進未來農村以生活為中心、生產為第二圈層、生態為第三圈層的三大空間逐步形成。
?。ㄗ髡邽槲鞅睅煼洞髮W商學院院長、甘肅省鄉村振興研究院執行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