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6-23
- 點擊:1248
- 來源:隴東報
????據隴東報報道?日前,環縣出臺十條措施,從堅定信心保目標、多方籌資保投入、三管齊下保供水、多措并舉保青苗、統籌種收保飼草、穩定價格保羊業、夏秋并重保糧食、以副補農保收入、跟進服務保效益、嚴格責任保落實十個方面制定具體措施,積極應對當前嚴重旱情,全面抗旱保糧穩草保羊,促進農民增收。
面對春夏連旱,降水持續偏少,土壤墑情較差的實際,環縣委、縣政府提出“保苗50萬畝,增收5億元;保羊360萬只,農民人均來自草羊產業收入達到7000元以上”的目標,全縣上下要站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珍惜產業發展成果、保障糧食安全”的政治大局和發展全局,堅定信心決心,合力抗旱。
環縣積極籌措資金2000萬元,廣泛動員企業和愛心人士捐資捐物,全力保障抗旱生產。同時,環縣堅持調水、送水與基礎提升一體推進,既保人飲,也保產業,積極與鹽環定揚水管理處銜接,確保足量完成150萬立方米的調水;對人畜飲水出現困難的農戶,由縣供排水公司負責送水到村,鄉鎮組織群眾取水到戶,自主取水有困難的特殊家庭,鄉村負責送水到戶,確保群眾取水用水不出問題。縣相關部門和各鄉鎮聯動協同,因戶制宜補齊完善用水設施,居住相對集中的建蓄水池,地下水源較充足的打小電井,居住分散、地下水位較低的建集雨場窖,摸清底數、做好規劃、加快建設,長效解決產業發展用水問題。
為了保障糧食安全和羊畜飼草料,環縣緊盯50萬畝玉米等農作物青苗保活任務,最大程度利用溝道水、堤壩水、河流水、揚黃水等各類水資源,綜合運用灌區規模灌溉、人工澆灌、器械噴灌等多種方式,將保苗任務明確到村到地塊、完成計劃精確到戶到天,實行日匯總、日報告、日調度制度,多措并舉保青苗。同時,環縣統籌種收保飼草,合理調度收草機械,支持企業、合作社、群眾加快苜蓿收儲進度,統籌冬小麥秸稈回收,實現寸草歸倉,嚴防縣內優質牧草外流;各鄉鎮積極動員群眾做好地塊整理、農資儲備等,搶墑下種大燕麥、禾草等牧草,縣上免費供應草籽,確保飼草種植面積達到86.5萬畝;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合作社、農戶到周邊地區流轉土地種草,以外補內,保障飼草安全。縣內草業龍頭企業和專業村“全日糧”加工配送中心積極擴大生產規模,低于市場價向缺草戶供應“救災飼草”,縣財政補貼差價。
為了保障群眾收入不減,環縣繼續推行肉用羔羊、種用母羔和育肥羊“保護價”收購政策,各鄉鎮及縣畜牧獸醫局、動物衛生監督所等相關職能部門嚴格落實產地檢疫等監管制度,依托草畜產業大數據平臺做好從業人員身份和羊只信息核對,確保抗旱生產資金真正補貼到縣內農戶、合作社和養殖企業,嚴厲打擊從縣外調運、販賣羊只套取補貼行為。同時,環縣全面保障夏糧生產,對南部已經成熟的小麥,充分調配縣內外收割機械,搶抓晴熱天氣,全力組織開展收割,對縣北受旱災影響、有減產風險的冬小麥等夏糧,組織群眾完成一輪灌溉,緩解旱情影響。?
對已下種的134萬畝秋糧,采取針對性抗旱措施保苗成活。各保險公司跟進服務,簡化核查定損程序,盡快完成勘查定損,確保旱災保險賠付到位。
環縣還堅持“田內損失田外補,產業損失就業補”的思路,持續開展農民工“點對點、一站式”免費輸送服務,認真落實外出務工一次性交通補助政策、創業擔保貸款及補貼、鄉村就業工廠就業獎補等各類幫扶政策,積極爭取以工代賑項目,鼓勵在縣內施工單位就近就地聘用富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
為了保障抗旱措施落實落到位,環縣嚴格責任,縣級領導聯系鄉鎮、一線指揮,縣直部門各負其責、通力協作,鄉鎮主要領導親自負責、親自抓促,科級干部聯片包村,一般干部包組聯戶,全力組織群眾開展抗旱生產。各單位一半干部下沉基層抗旱救災,縣紀委監委跟進督查、按天通報,對工作組織不力、貽誤抗旱生產的單位和個人,從嚴追責處理。(記者?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