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8-06
- 點擊:1149
- 來源: 甘肅日報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工業穩則經濟穩。
今年以來,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我省各地各部門認真落實穩經濟各項政策措施,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產業格局,工業經濟運行呈現出量增長、質提升的良好發展局面。
上半年,甘肅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1.7%,規上工業增速高出全國平均3.7個百分點,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建立健全強工業政策體系
金昌、平涼、武威等6個市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實現兩位數增長;
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煤炭、有色、石化等19個行業工業增加值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
占全省工業總量75%的50戶重點調度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345.1億元,同比增長21.8%;
……
上半年,全省多數市州、多數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產品的工業產值都實現較快增長,成績令人鼓舞。
今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強工業行動安排部署,省工信廳牽頭制定《甘肅省強工業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年)》,并督促各市州工信部門結合本地區實際研究出臺強工業措施,形成推進強工業工作合力。
圍繞省委省政府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省工信廳建立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服務保障機制,將全省符合條件的企業和貨運司乘人員全部納入“白名單”,目前共梳理2批333戶“白名單”企業。
截至6月底,2309戶規上企業中,正常生產企業超過九成,1254戶企業達產率80%以上。
電煤氣等要素保障是工業發展的基礎條件,是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
今年以來,圍繞“保安全、保民生、保重點”,我省全面發揮省煤電油氣運保障協調機制作用,強化電煤調度監測力度,制定并落實保障機制方案,積極應對要素供應風險與挑戰,實現全省電力電煤和天然氣穩定有序供應。
上半年我省生產原煤2780萬噸,其中6月份日均產量15.71萬噸。全省電廠存煤平均可用天數35天,統調燃煤電廠存煤均在20天以上。
充分發揮省屬企業“壓艙石”作用
省屬企業是甘肅工業發展的主力軍,在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穩定器”“壓艙石”作用。
今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各省屬企業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企業經營生產,全力以赴穩產增產,產能充分釋放,繼實現“一季度開門紅”后,順利實現“二季度雙過半”目標。
今年1-6月,省屬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2054.14億元,同比增長30.59%。金川集團、酒鋼集團、白銀集團等11戶重點企業工業總產值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窯煤集團工業總產值完成年計劃的51.81%,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3%。
省屬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977.07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22.01億元,同比增長18.08%。金川集團、白銀集團、靖煤集團利潤總額實現大幅增長。
上半年,各省屬企業經營效益實現穩步增長,離不開投資這輛“馬車”的有力拉動。
今年以來,各省屬企業加快實施“強工業”行動,金川集團加大三元前驅體、電池正極材料等新材料產業投入,投資同比增長92.3%;酒鋼集團加快發展高品質碳鋼、不銹鋼、鋁等產業鏈建設項目,有力推動“原字號”向“材字號”轉型。甘肅電投集團加快推進金昌紫金云數據中心產業園項目,項目總投資50億元,滿負荷年用電量將消納25億千瓦時……
今年上半年,全省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1.7%,高出年度預期目標41.7個百分點;省屬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98.01億元,同比增長10.69%。
同時,各省屬企業搶抓有色、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有利時機,加大傳統產業“三化”改造投入,推動有色冶金、裝備制造、煤炭化工等傳統產業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據統計,今年1-6月,全省270個“三化”改造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3.9億元。
“我們將強化投資拉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指導督促各省屬企業緊緊圍繞‘十四五’規劃,把握好速度與結構的平衡,把握好增長與效益的平衡,全力以赴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在保增長過程中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省政府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說。
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今年3月,我省印發《進一步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紓困幫扶力度若干措施》《甘肅省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為我省中小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政策環境。
今年6月,我省又印發《關于貫徹落實加力幫扶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包括加強紓困資金支持、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加大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力度等共20條措施,進一步加大助企紓困力度。
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臺,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工業新生力量不斷涌現,工業結構不斷優化。
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新入庫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倍,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5個百分點;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中小微企業2274戶,實現增加值占全省規上工業比重32.1%,增速同比增長12.8%。
今年以來,我省工信部門不斷完善企業反映問題調度臺賬,發揮好工作專班和駐企業聯絡員作用,進一步加強涉企聯絡,落實重點問題抄告制度,強化部門協調會商機制,采取“一企一策”,全力幫助企業紓解困難問題。截至6月底,全省工信系統梳理問題1527件,協調解決問題1325件。
同時,著力減輕企業負擔,為各類中小微企業緩稅、減免失業保險費、減免工傷保險費、發放穩崗返還21.2億元。加大服務企業力度,開展“一起益企”和中小企業服務月活動2184場(次),服務中小企業3.6萬家(次)。積極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全省金融機構新增發放中小微企業貸款450.27億元。
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決貫徹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各項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力推動工業經濟“穩中有進”,為全省經濟社會實現全年目標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