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8-19
- 點擊:1028
- 來源:甘肅日報
西北鋁業擠壓特材工區36MN生產線。
今年以來,定西市立足于全方位融入“一小時核心經濟圈”,堅持用全產業鏈思維重塑產業體系,加快建設中醫藥加工、馬鈴薯加工、草牧加工、有色冶金及加工、新型建材、裝備制造、新能源、鹽產業、礦產加工、種子種業“十大工業產業鏈”,金融保險、現代物流、五小業態、電子商務、租賃中介、會展商貿、文化旅游、餐飲住宿、中醫康養、家政職教“十大服務業產業鏈”。
“雙十大”產業鏈中,“十大工業產業鏈”是引領追趕發展的發動機。定西的目標是打造五條千億級產業鏈和五條百億級產業鏈。千億級產業鏈重點圍繞中醫藥加工、馬鈴薯加工、草牧加工、裝備制造、新能源五大領域來建設;百億級產業鏈重點圍繞有色冶金及加工、新型建材、種子種業、鹽產業、礦產加工來打造。
“雙十大”產業鏈中,“十大服務業產業鏈”是加快追趕發展的助推器。作為全省第三人口大市,隨著“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的不斷拓展與延伸,享有“甘肅咽喉、蘭州門戶”之稱的定西,將迎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2022年上半年,定西市“十大工業產業鏈”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31.64億元,同比增長20%,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93%。圍繞“十大服務業產業鏈”建設,各鏈長單位緊盯“一個突破、三個提高、三個增加”發展目標,全力推進機制健全、項目建設、招商引資、企業培育等重點工作,建立形成了“1+10+N”工作推進機制,40項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0.67億元。
加快推動“十大工業產業鏈”建設
通渭風電。
今年以來,定西市全面貫徹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和定西市第五次黨代會各項決策部署,搶抓強工業行動重大機遇,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總體要求,以中醫藥加工、馬鈴薯加工、草牧加工、有色冶金及加工、新型建材、裝備制造、新能源、鹽產業、礦產加工、種子種業“十大工業產業鏈”建設為抓手,深入打好產業基礎化、產業鏈高級化攻堅戰,全力構建多產并舉、多點支撐、多元發展的全產業鏈發展體系,為定西市經濟社會高質量追趕發展蓄勢賦能、增添動力。
堅持高位推動,持續完善產業鏈推進機制。定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提升重點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圍繞中醫藥加工、馬鈴薯加工等十大優勢產業,制定印發《定西市“十大工業產業鏈”建設實施方案》,建立重點產業鏈鏈長鏈主制度(即由1名市級領導包抓1條產業鏈、1個市委市政府主要部門為“鏈長單位”、1個行業龍頭企業為“鏈主企業”的“十大工業產業鏈”鏈長鏈主制度)。各鏈長單位切實擔負起產業鏈督導、調度、協調推進職責,會同市工信局研究制定產業鏈發展推進方案,全方位謀劃推進產業鏈企業培育、項目建設、招商合作、人才引進、技術創新等重點任務落實,及時解決產業鏈發展重點難點問題。各鏈主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引領全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形成“錯位發展、集群作戰”的合力。
堅持目標引領,持續壯大產業鏈規模總量。把“十大工業產業鏈”建設作為關鍵抓手,分行業做好產業鏈頂層設計和精準施策,在做大產業鏈規模總量上全力突破,同步提升產業鏈整體質量效益。制定出臺《定西市成長型工業企業二次窗口政策“一企一策”》《定西市停減產企業及虧損企業“一企一策”》,針對成長型企業和生產下降企業雙向發力,推動企業復工達產。2021年,全市“十大工業產業鏈”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39.3億元,同比增長31.5%,產值超10億元產業鏈7條;“十大工業產業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5%,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9.9%,對全市工業稅收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0%。今年上半年,全市“十大工業產業鏈”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31.64億元,同比增長20%,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93%。其中,種子種業、馬鈴薯加工、有色冶金及加工等產業鏈增速超過20%,對全市工業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明顯。
聚焦能級提升,持續增強產業鏈整體質效。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鼓勵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積極組建技術創新平臺,強化產業鏈數字賦能,構建多產并舉、多點支撐、多元發展的全產業鏈發展體系。一是強化科技支撐。組建技術創新平臺,開展產業鏈重要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截至目前,全市有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9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15家,獲得省級工業優秀新產品三等獎12項,科技創新對產業鏈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明顯增強。二是加快數字賦能。實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速、工業互聯網提檔升級、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升、信息產業鏈標志性工程攻關數字賦能行動,推進數字技術與制造工藝、生產過程的深度融合。史丹利高塔復合肥車間被認定為我省第一批數字化車間,高強度緊固件機器人達克羅智能操控自動噴涂生產線、藍天自動包裝碼垛生產線等智能化項目建成使用。全市重點工業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達到56%,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46%,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46%。
抓實企業主體,持續提升產業鏈發展體量。積極構建“鏈主企業+骨干企業+高成長企業”的產業體系,充分發揮高強度緊固件、騰遠建材、西北鋁業、一方制藥等鏈主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供應鏈交互增值,培育良好的產業生態。加強“大中小”企業梯次培育力度,建立后備企業培育庫,對納入培育庫的后備億元企業、擬培育入規企業落實“一企一策”幫扶措施,進行“一對一”精準幫扶,全方位監測原材料供應、生產運行、產品銷售等情況,幫助企業穩增穩產。2021年,全市新培育產值過億元企業11戶,產值過億元企業總數達到42戶,新培育入規企業46戶,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總數達179戶;“十大工業產業鏈”企業總數1520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58戶,占所有規上工業企業總數的88%。
推進項目建設,持續增強經濟發展動力。將項目建設作為產業鏈發展的動力,緊盯產業鏈短板弱項,謀劃實施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性強的延鏈補鏈項目。持續實施工業發展“333”行動計劃,力爭用3年時間,改造提升30家企業,引進30家新動能企業,加快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2021年,全市圍繞“十大工業產業鏈”實施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80項,完成投資28.7億元,建成投產項目32項,實施總投資67.64億元的“333”項目37項,完成投資19.44億元,建成投產項目18項,共新增產值8.2億元。今年謀劃實施總投資200.3億元的中建材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等產業鏈項目100項,1月至6月開工97項,完成投資26.9億元;實施總投資156.7億元的“333”行動計劃重點項目84項,完成投資21.4億元。項目建設的有力推進,拉動全市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2021年全市工業固投增速為117.7%,位居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增速達23.7%。
突出精準招商,持續打造產業鏈發展引擎。圍繞“十大工業產業鏈”梳理招商圖譜,認真開展項目謀劃,儲備一批產業帶動性好、示范性強的優質招商引資項目,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招商。同時,抓搶構建“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蘭西城市群建設、“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機遇,拓寬招商思路、創新招商方式,緊盯“500強企業”以及名人、名企、名牌、名校“四名”招商,充分利用蘭洽會、藥博會、馬鈴薯大會等節會和活動,積極開展全產業鏈精準招商,為產業鏈發展打造強大引擎。2021年,全市共簽約“十大工業產業鏈”項目56個,總投資164.6億元,45個簽約項目開工建設,累計到位資金52.9億元。今年,謀劃總投資393.9億元的十大工業產業全產業鏈招商項目178項。截至目前,共簽約引進總投資48.9億元的“十大工業產業鏈”項目30項,到位資金24.5億元,資金到位率達到50.1%。
主動靠前服務,持續優化產業鏈發展環境。牢固樹立“政府圍著企業轉、企業有事馬上辦”的理念,加大服務保障力度,形成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營商環境。用足用活助企紓困政策,主動深入企業,開展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服務活動,真正幫企業“應享盡享”。創新實施解決民營企業堵點問題工作制度和“政企溝通早餐會”工作制度,盡最大努力幫助民營企業去痛點、破難點、通堵點,更加有效地引導和支持全市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已舉辦“政企溝通早餐會”20次,幫助企業化解用工、用地等制約企業發展難題29個;征集交辦并解決堵點問題374個;清償拖欠中小企業賬款30件8513.62萬元,清償率達到95%;投放應急紓困資金30筆,投放金額2.3萬元;向177戶規上企業派駐“首席服務員”。同時,全面落實各類惠企政策。2021年以來已兌現技術改造、企業培育、平臺建設等各類獎勵資金3079萬元,全力以赴助企紓困,切實提振市場主體信心。
著力構建“十大服務業產業鏈”發展體系
電子商務。
今年以來,定西市深入實施“強服務業”規劃,著力構建全市“十大服務業產業鏈”發展體系,重點發展金融保險、現代物流、五小業態、電子商務、租賃中介、會展商貿、文化旅游、餐飲住宿、中醫康養、家政職教“十大服務業產業鏈”,努力形成與“十大工業產業鏈”并駕齊驅的“十大服務業產業鏈”,全面構成支撐全市經濟發展擴量增速的“雙引擎”,助力全市經濟高質量追趕發展。
“十大服務業產業鏈”發展體系全面構建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體制機制。組織召開全市“十大服務業產業鏈”建設大會,分析研判發展形勢,安排部署重點工作。制定印發《加快推進“十大服務業產業鏈”建設實施方案》,研究確定2022年“一個突破、三個提高、三個增加”發展目標,建立鏈長鏈主制度,確定責任領導、鏈長單位及鏈主企業,全面構建“1+10+N”(1個實施方案、10個工作推進方案、N個配套政策措施)工作推進機制。
強化工作調度,加快重點項目建設。督促各縣區、各鏈長單位緊盯10個產業鏈工作推進方案,進一步抓好任務落實、抓好工作進度,按月對各產業鏈工作推進情況進行認真梳理匯總,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并對《定西市2022年十大服務業產業鏈重點項目庫》進行調度更新,40項重點項目已完成投資10.67億元。同時,緊盯《定西市2022年十大服務業產業鏈招商引資項目庫》,督促各鏈長單位積極開展點對點、屏對屏的招商引資活動,力爭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落地。
深入開展調研,建立完善體系。深入各縣區對“十大服務業產業鏈”工作推進情況進行調研,指導各縣區建立“1+10+N”工作推進機制,并深入各鏈主企業,現場了解企業發展情況,幫助研究解決困難問題。市發改委積極配合市統計局建立全市“十大服務業產業鏈”統計監測體系,并結合發展實際及調研情況再優化、再完善。制定印發考核辦法,對各縣區、鏈長單位、責任領導推動“十大服務業產業鏈”工作情況進行考核,并將考核情況納入黨政履責管理一體化考核評價體系。
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鏈發展呈現新態勢
現代物流。
金融保險產業鏈。市政府金融辦牽頭組織開展了“行長進企業”“銀政企”座談等活動,召開市縣兩級銀企對接會議8場次。“線上+線下”協同加強首貸培植,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已累計解決融資需求891項90.5億元,29家金融機構為440戶“零信貸”企業提供授信33.9億元。積極幫助企業解決過橋周轉難題,累計為企業提供應急紓困資金8.4億元。按照“應貸盡貸”要求,對2.9萬戶有信貸需求群眾發放小額信貸13.7億元。全市金融機構貸款余額951.6億元,增長5.1%;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38.6億元,增長2.7%。
現代物流產業鏈。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制定印發《定西市通道物流產業主體倍增行動實施方案》,加快推進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建設,建立完善“客運班車+快遞企業+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物流配送模式。全市累計建成快遞驛站190個、快遞超市153個,產寄快遞價值已突破6億元。全市營運貨車完成公路貨運量582.2萬噸,增長10.6%,全市發放農村客運和城市交通油價補助費改稅資金1172萬元。隴西縣電商冷鏈物流快遞分撥中心等6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2億元。
五小業態產業鏈。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制定印發《定西市農林草牧業主體倍增行動實施方案》,組織五小業態從業主體參與種養技術培訓和經營能力提升,共舉辦技術培訓11場,培訓2500余人次。擴大五小業態從業規模,落實各類資金128萬元,扶持培育農機業主46家、農機維修業主15家;落實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96.8萬元,扶持26戶農機服務作業專業戶購置100馬力以上聯合收割機、拖拉機26臺。組織成立定西農機服務隊赴四川、陜西等地參加全國小麥跨區機收,提高定西農機具使用率。
電子商務產業鏈。市工信局牽頭組織召開首屆青島·定西東西協作電子商務技術交流會,成功舉辦自媒體直播技能培訓會,已累計開展線上直播帶貨活動21場次。組織開展全市農產品網絡品牌創建和品牌營銷活動,實現農產品網絡零售額2.5億元。宣傳動員76家企業入駐消費幫扶產品網絡銷售平臺,上線產品648種,銷售額325萬元。創建臨洮洮陽、漳縣武陽、岷縣梅川和南川4個鄉鎮電商中心,發展村級網點57個,建成智能快件箱244組,建成快遞超市162個,創建定西實誠電商承諾單位100家。全市網絡零售額達到4.7億元。通渭電商同城配送平臺等12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億元。
租賃中介產業鏈。市住建局牽頭組織召開全市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會議暨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從業資格培訓班。督促各縣區住建部門對全市160家租賃中介機構開展執法檢查,抽樣執法檢查中介機構50余家。積極鼓勵和引導全市房地產開發企業與住房租賃企業融合發展,探索建立開發與租賃一體化、專業化的運作模式。漳縣新成立2家中介機構。今年市本級500套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已開工建設,完成投資1200萬元。
會展商貿產業鏈。市商務局牽頭組織召開會展商貿產業鏈推進工作會。制定印發《定西市2022年節會工作方案》《定西市參加第二十八屆蘭洽會工作方案》《定西市第二十八屆蘭洽會布展專班工作方案》等方案,高質量推進重大節會籌備、蘭洽會“生物醫藥館”布展。充分利用節假日,大力發展假日經濟。組織定西文旅體公司籌備組建全市會展行業協會,目前已有60家企業報名。隴中電商數據港等6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億元。
生活性服務業產業鏈發展煥發新活力
租賃中介。
文化旅游產業鏈。市文體旅游局牽頭制定印發《文化旅游產業鏈鏈主企業和重點項目工作推進情況調研方案》《文化旅游產業鏈現場推進會會議籌備方案》等方案,研究推出全市精品旅游線路21條,對一日游、兩日游、三日游旅游線路進行全面優化。組織召開全市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項目優化座談會,篩選優化項目127個,總投資311.1億元。各縣區景區創A升A工作有序推進。渭河源大景區首陽山景區旅游開發等6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7億元。實施總投資3.6億元的各類鄉村旅游項目24個,累計完成投資5500萬元。全市接待游客654.4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4.6億元。
餐飲住宿產業鏈。市市場監管局牽頭組織開展重點節假日期間食品安全保障行動,檢查餐飲住宿企業2萬戶次、小餐飲7902戶次,開展保障食品安全活動93場次。指導各縣區緊扣地方特色,組織開展非遺文化、鄉村旅游等形式多樣的體驗活動,累計參與人數達80萬余人。組織市場主體積極開展各類展銷、演藝、互動、讓利等促銷活動,累計參與人數2萬余人。節假日期間,重點監測餐飲企業營業額達8718萬元、住宿企業營業額達2713萬元。博源國際亞朵酒店、悅心大酒店、隴西恒發酒店升級改造3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800萬元。
中醫康養產業鏈。市衛生健康委牽頭制定印發《關于將肉蓯蓉納入食藥物質生產經營試點產品的通知》,將肉蓯蓉補充納入全市食藥物質生產經營試點產品。組織開展全市中醫康養產業發展及中藥材質量溯源情況調研。成立“定西市中醫康養服務聯盟”,組織開展康養服務學術交流,培訓800多人次。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1520戶,培訓養老護理人員400名。推進各類康養旅游活動,開展中醫健康知識宣傳84場次,組織1000余人展演太極拳、五禽戲等休養項目33場次。舉行康養產品、藥膳品嘗等線上線下銷售活動,康養產品、藥膳、中藥材消費額達4185萬元。市中醫院門診綜合樓建設等6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1億元。
家政職教產業鏈。市教育局牽頭組織召開家政職教產業鏈工作推進調度會。組織家政服務企業對市區26個住宅小區進行考察,對接小區服務網點15個,投入36萬元購置網點設備。組織開展家政服務勞務品牌培訓32期,培訓學員1884人。13戶家政企業被納入家政信用體系,錄入家政從業人員3500余人。甘肅宏騰石油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成功入圍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試點名單。定西職業技術學院建設爭取到中央預算內資金3000萬元、專項債券資金1.17億元。定西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館等4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686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