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8-26
- 點擊:1003
- 來源:甘肅日報
“好的,明天您過來!”初秋的羚城依然草木蔥蘢、綠意盎然,在合作市區北部的老隆道自然村,一排排獨具特色的藏式民居錯落有致,一條條干凈整潔的水泥路通向家門,優美的環境讓村里旅游點負責人道吉草每逢周末就忙得不亦樂乎。
當地群眾長期以種植青稞、大豆、洋芋、油菜等農作物為主要經濟來源,收入少、產業單一,村子發展緩慢。近年來,依托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老隆道村進行風貌改造,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實施農牧村“七改項目”建設,村道兩邊建成文化廣場,藏式民居、涼亭與田野、群山連點成片,交相輝映,處處生機勃勃。
“以前老隆道村村容村貌雜亂無序。”村小組組長南木杰說,如今村里路通了、水來了,群眾吃住看病上學都不再發愁,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依托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旅游點,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老隆道村將綠水青山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依托區位和生態優勢,量身打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產業,圍繞群眾增收致富進行產業轉型升級,不僅實現了村集體收入與村民收入同步增長的目標,更讓老隆道自然村一躍成為卡加曼田園綜合體“一帶三區”布局中的休閑娛樂區。村里成立了村集體經濟實體,承包給個人,每年有近10萬元的收入。村集體有了分紅收入,部分青壯年也在家門口實現了務工就業。
“今年,村里以打造田園綜合體為契機,實施連片整治提升和治違治亂工作,對村容進行了再次提升?!卑甯刹魁R艷麗說。如今,一個全新的藏鄉小村,正伴隨鄉村振興的號角闊步向前。(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洪文泉?通訊員?張?華?康小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