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8-30
- 點擊:952
- 來源:隴南日報
風景如畫的金徽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包裝車間?!∪絼摬z
文縣御澤春茶業公司加工春茶。李智謀 攝
鴻遠公司出料礦車。
武都漢王330千伏輸變電站。冉創昌 攝
隴南紫金礦業有限公司濃密池。 薛小平 攝
甘肅龍神茶業的茶葉包裝車間。冉創昌 攝
美麗的甘肅紅川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新廠區。
橄欖油加工車間。 張紅霞 攝
十年,是一個時間刻度,更是一次發展跨越。
十年來,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2012年的35.3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66.2億元,年均增長6.5%。
十年來,全市企業整體規模大大提升,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邁出了新階段。金徽酒業、金徽礦業相繼上市,全市5家企業上榜2022甘肅省民營企業“50強”榜單。企業年主營業收入由2012年的80.1億元,提高到去年底的176.4億元。
十年來,全市工業產品總量大幅增長,主導產業區域優勢日益凸顯,隴南經濟開發區科創孵化園、中小微企業孵化園等項目陸續建成,園區總產值達到19.9億元。
……
這一連串亮眼的數字,無不展示著十年來我市工業經濟發展的輝煌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隴南堅持把補齊工業短板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加快推動傳統優勢工業提級轉型,工業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點到群,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效益水平節節攀升,挺起了全市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的脊梁。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
——十年,隴南工業體系日益完善,工業產品總量大幅增長,工業經濟持續向好。
工業興則百業興,工業強則經濟強。
實現工業強市富民,是一代又一代隴南人孜孜以求的夙愿。
隴南,被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譽為“寶貝的復雜地帶”。黨的十八大以來,隴南把做大工業總量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緊抓培育壯大龍頭企業這個做強工業、做大工業總量的關鍵,描繪出隴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和實現路徑,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積極成效。隴南工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十年間,全市上下立足資源優勢,做大做強重點支柱產業,加大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大力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加快推動形成了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工業產業新格局。
特別是以有色冶金、水電能源、建筑建材、特色農產品加工、醫藥等為支柱的地方工業體系日益完善。
十年間,隴南工業產品總量大幅增長,工業經濟更是持續向好。
翻看資料,我們清晰地看到,從2012年到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35.3億元增加到66.2億元。
全市水泥產量由300萬噸增加到460.3萬噸;鉛鋅金屬量由26.7萬噸增加到35.4萬噸;黃金年產量由940千克增加到6280千克,即將達到年產10噸的規模。
金徽酒業、紅川酒業等中華老字號遠近聞名,獨一味、佛仁等知名醫藥企業產品遠銷全國。
十年間,生物植提產業、新能源產業開發更是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
走進位于徽縣水陽鎮南山村白陰河壩的甘肅天順植物科技有限公司,濃濃的藥香味兒撲鼻而來,只見生產車間內工人忙碌的身影和機器運轉的轟鳴聲相互交織,構成了一幅紅紅火火的生產畫面。
據悉,甘肅天順植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在第25屆蘭洽會的招商引資企業。該公司實施的植物提取物及中藥材深加工項目依托徽縣野生植物和種植產業蓬勃發展的資源優勢,對植物根莖、葉、果進行加工。項目總投資8343.79萬元,填補了隴南地方工業產業空白。
截至去年7月底,公司共生產漆黃素(98%)1200公斤、水楊甙(98%)2200公斤……實現產值1624萬元,銷售收入876萬元。
“未來,我們將繼續踐行‘入駐一方、帶動一方、造福一方’的宗旨,抓好基地建設,延伸產業鏈條,拓寬產品市場,推動隴南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公司總經理楊軍說。
可喜地是,根據“把隴南打造成為隴東南地區現代新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區”的目標定位,今年上半年,宕昌40萬千瓦光伏發電、禮縣10萬千瓦風電項目的開工建設,更是實現了我市新能源項目零突破。
龍頭帶動?集群蓄能
——十年,隴南工業主導產業區域優勢凸顯,企業實力進一步壯大,工業效益持續攀升。
工業,是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而工業園區發展,則是一個城市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十年間,市委、市政府從實際出發,作出了大力建設工業園區、將工業園區作為工業經濟發展載體的戰略決策,重點抓工業,突出抓招商,著力抓環境,園區建設穩步推進。
西成經濟開發區、徽縣工業集中區、西和縣工業集中區、康縣工業集中區、徽縣工業集中區等一批園區崛地而起,展現出無限生機。
走進西和工業集中區,廠房鱗次櫛比,道路干凈整潔,各企業生產車間繁忙有序的生產場景映入眼簾。
栽得梧桐樹,自有鳳凰棲。
在全面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步伐的同時,我市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不斷打造優良發展環境,支持企業入園發展。目前,全市園區入園企業已達到131戶,園區產業集聚功能初步彰顯。禮縣李壩金礦采選、金徽現代農業產業園等45個招商引資項目已落地開工。
我市陸續出臺了工業提質轉型和商貿流通企業升級引導資金獎勵、促進建筑業發展壯大獎勵、企業上市掛牌融資獎勵、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等一系列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有力促進了全市經濟穩定增長。
前不久,我市按照《隴南市工業提質轉型和商貿流通企業升級引導資金獎勵辦法》政策規定,對今年首次入規上限的7家企業兌現了獎勵資金。據了解,今后凡符合首次入規上限獎勵條件的企業,實行即上即獎、不來即享、免申即獎,獎金直達企業賬戶。
這無疑是我市持續營造尊商重商、法治誠信的良好營商環境,用心用情用力服務企業發展的縮影。
我市還大力培育龍頭骨干企業,狠抓轉型項目投資,積極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爭取項目早完工、早投產、早達效。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落實市列重大項目前期費5000萬元、招商引資獎補資金600萬元,兌現企業入規獎補資金520萬元,培育發展規上企業34戶,有力支持了38個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和金徽礦業公司成功上市。
市、縣區政府誠信度不斷提升,營商環境逐步改善,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市場活力明顯增強……
令人欣慰的是,去年,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金徽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甘肅紅川酒業有限責任公司3家企業納稅1億元以上。全市納稅50強民營企業整體呈現出規模效應顯著、社會貢獻持續增強、盈利能力不斷提升等特征,在各自領域都具有良好的帶動示范作用,已成為全市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領頭雁。
綠色引領 創新續航
——十年,隴南工業結構不斷優化,發展后勁進一步增強,工業經濟未來可期。
“發展既要滿足當前的需求,也要為子孫后代留下足夠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隴南上下深知,隨著資源環境約束趨緊,有色冶金、白酒釀造、建筑建材、農產品加工等傳統工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已成為謀求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
我市堅持把補齊工業短板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導向,實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行動,推動有色冶金、白酒釀造、農產品精深加工、新型建材、清潔能源等傳統優勢工業轉型升級、脫胎換骨。
綠色,已然成為我市工業經濟發展的底色。
步入金徽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不聞機器轟鳴,不見“烏龍”騰空,但見花紅草綠、綠樹成蔭,猶如置身于一個美麗的花園之中。如此美景,是這家享有“全國綠色礦山第一礦”美譽的礦業公司堅持“生態優先、綠色先行”的生動詮釋。
“對于那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我們寧愿將其拒之門外,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利益。”隴南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馬文鋒說。
在綠色理念之下,從“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到“國家4A級旅游景區”,從“綠色產品”到“國家級綠色工廠”,金徽酒更是一直在路上。
創新助推蝶變,鑄就發展新動力。十年來,我市大力支持龍頭骨干企業加強企業制度、產業組織、營銷模式的改革創新,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立研發中心,提升優化企業創新能力,努力提升新型工業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行業技術中心1家。
在構建現代工業經濟體系的過程中,我市還全力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以數字化轉型賦能新型工業化。截至目前,新建5G基站476座,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1884座。
同時,我市還積極學習借鑒成功經驗,加快合金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孵化破殼、破速成長。發展工業互聯網新業態,將有工業互聯網發展基礎的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企業確定為示范企業,積極與青島海爾卡奧斯對接,打造了工業互聯網賦能油橄欖產業項目和工業互聯網賦能隴南綠茶產業項目,加強工業運行數據報送工作,加快推進全市新型工業化進程。
發展沒有休止符。今日之隴南,處處奔涌著創新的活力、發展的動力,日新月異的變化述說著隴南工業的嬗變。站在新的起點,隴南人將以機不可失、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和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工作作風,奮力書寫“工業強市”的美麗篇章。
(文/隴南日報記者?張美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