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9-06
- 點擊:1004
- 來源:新甘肅
走進安定區李家堡鎮窯坡村,幾乎家家戶戶莊前屋后都有一排排的牲畜養殖棚、機械停放棚、飼草加工棚和青貯飼草池,“三棚一池”的建設模式是這里養殖戶的標準配置。如今的窯坡村全村近一半的土地用來種植飼草,全村牛存欄量629頭,羊存欄985只。
安定區李家堡鎮窯坡村依托發展綠色養殖村民收入大幅增長。
安定區李家堡鎮孫家梁流域飼草玉米片帶種植青儲玉米長2000余畝。
村民馬繼國的養殖棚內,一頭頭肉牛膘肥體壯。馬繼國一邊忙著伺候自己的這些“寶貝”們,一邊盤算著今年擴大養殖規模的事。“今年種植飼草玉米80多畝,養殖肉牛35頭,預計年增加純收入15萬元以上,現在國家政策這么好,我準備把肉牛養殖規模擴大到100頭,這樣也能帶動村里群眾通過種植飼草增加收入。”馬繼國說話的語氣中透露出一股滿滿的“牛”氣?。
安定區李家堡鎮窯坡村的養殖專業合作社吸引周邊群眾學習養殖技術。
安定區李家堡鎮窯坡村養殖戶姚宏明夫婦給剛出生的羊羔喂奶水。
定西億邦種養殖有限公司目前養牛100頭,流轉土地種植飼草玉米150畝,帶動周邊群眾20余戶從事種養產業。該公司是李家堡鎮窯坡村退役軍人付軍注冊成立的。付軍說“2016年我回鄉后,利用黨的好政策,建設了養殖場,在今后的發展中,養殖公司將加強規范化管理,適應市場需求,帶動更多的農戶發展種養殖產業。”
安定區李家堡鎮窯坡村養殖戶在拉運飼草。
如今的李家堡鎮,依托甘肅鼎陽牲畜交易市場,把畜草業作為除馬鈴薯、蔬菜之外的三大特色支柱產業,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以促進畜牧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以養殖專業村建設為重點,引企業、扶小區、改圈舍、貯飼草、推良種、擴規模,并注重產業化布局,積極引進特色養殖,推行大戶帶動、“公司+基地+農戶”等不同類型的經營模式,使畜草產業得到快速發展。
安定區李家堡鎮李家堡村的飼草種植專業戶在查看飼草生長情況。
目前李家堡鎮發展規模養殖戶620戶、養殖小區(企業)1個,畜禽飼養量達15.7萬頭(只),農民人均從畜牧產業中獲得的收入占總收入的35%以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呂亞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