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9-22
- 點擊:868
- 來源:甘肅日報
酒泉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能源裝備制造園區。
十年櫛風沐雨,十年披荊斬棘。3600多個日夜,酒泉市肅州區奮發進取、激流勇進,經濟發展提質增效、民生工程成果豐碩、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先后獲得甘肅縣域綜合競爭力“十強縣”、社會治理創新實踐區、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等多項榮譽,交出了一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肅州答卷”。
產業發展邁大步?經濟建設結碩果
十年來,肅州區始終把產業培育作為經濟發展的核心,加速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能。地區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133.53億元躍升至2021年的232.33億元,增長了73.9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9334元躍升至2021年的21617元,增長了131.5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20062元躍升至2021年的45817元,增長了128.38%。
亮眼成績背后,離不開全區廣大干部群眾的凝心聚力、解放思想和創新實干。
從戈壁灘到如今高標準智能化聯棟玻璃溫室連片的戈壁農業,從“地塊塊、矮埂埂、渠彎彎”的田地到現在一畝畝土地平整、設施齊全的高標準農田……肅州區現代農業正闊步走來。
“肅州區戈壁農業在這十年時間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最初的探索發展到現在完善的技術體系。尤其是近幾年,在技術、科研探索等方面發展很快,政策扶持力度也很大。這都給戈壁農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總寨戈壁農業產業園管委會主任閆生軍談及變化時高興地說。
“十三五”以來,肅州區新建高標準農田68.86萬畝,建成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供應基地、國家級“四化”制種基地、出口型蔬菜基地12萬畝,新培育龍頭企業23戶,邁出現代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新步伐。
連續舉辦五屆中國酒泉現代種業博覽會及兩屆花卉博覽會,蔬菜、花卉種子出口量占全國總量的50%,成為西部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種子基地。中以(酒泉)綠色生態產業園加快建設,全區戈壁生態農業面積達到3萬畝,戈壁生態農業作為典型經驗在全國推廣,受到省政府通報表揚。
工業興則百業興,工業強則百業強。“十三五”以來,肅州區工業經濟不斷擴量提質,先后實施鋁型材加工、儲能電池、光伏組件等延鏈補鏈項目279個,建成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入選全國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縣,新能源綜合利用產業園獲批市級園區,全區規上工業企業達到69戶,工業實力躋身全省前十。商貿物流加速轉型,萬達廣場等商業體建成投運,引進高端商業品牌162個,新增商業面積40萬平方米,酒泉智慧物流園加快建設,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入駐園區,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初顯成效。
“千年玉酒泉,醉美在肅州。”十年來,肅州逐步形成了春賞花、夏避暑、秋嘗果、冬觀雪的生態休閑旅游產業鏈。“1969”文創園、六分西湖、天馬湖濕地公園等景區建成投運,洪水河大峽谷、新東玉源民俗村成為網紅景點。“十三五”以來,肅州建成3A級以上旅游景區10個、省級以上旅游示范點9個,“136”文化旅游新格局初步形成,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長25%以上,獲評“絲綢之路高品質旅游目的地”“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等稱號。
情系民生增福祉?社會事業成色足
北大河。
近年來,肅州區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每年向社會公開承諾辦理十件惠民實事,累計在民生領域投入資金150多億元,用心用情用力解決教育、就業、住房、養老、社保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人居環境顯著提升,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基礎設施不斷夯實,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居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民生福祉日益增進。
“通過零工驛站找工作,省時又放心。”提起零工驛站,家住肅州區百合園的居民柴玉生說:“我今年50多歲了,到企業上班也困難。通過零工驛站,我找到了合適的工作。”零工驛站位于肅州區春光新天地,緊鄰春光市場、東洲家具城、富康家具城、酒泉智慧物流園等靈活就業人員聚集區。這是肅州區首家零工驛站,也是全市首家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零工驛站。
通過零工驛站提供就業崗位只是肅州區全力保就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肅州區積極創新就業服務模式,以崗位需求為核心,充分發揮市場就業主渠道作用,協調區屬企業、經營性人力資源公司在城區重點商圈、人才夜市、鄉鎮搭建就業平臺,組成宣講小分隊,深入鄉鎮村組、街道(社區)樓院送政策、送崗位、送培訓。開展“點對點、一站式”服務,常態化舉辦專場招聘會,促進城鄉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持續加大公共就業服務力度,鼓勵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依法有序開展市場化就業服務。精準掌握城鄉勞動力務工意向和崗位需求,通過職業介紹、精準對接、崗位推送、專場招聘、直播帶崗等方式幫助求職人員實現就業,確保招聘有平臺、用工有保障、求職有門道、就業有基地。
“十三五”以來,肅州區累計新增城鎮就業人員3.78萬人,新增市場主體2.15萬戶,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3.5%以內。深入實施“教育強區”行動,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酒泉七中、八中建成招生,改擴建城鄉學校及幼兒園83所,辦學條件持續改善,教育教學質量大幅提升。系統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基層文化陣地實現村組、社區全覆蓋,群眾性文化活動精彩紛呈。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組織動員全區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構筑了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加快建設“健康肅州”,酒泉市第二人民醫院綜合大樓、婦幼保健院綜合樓建成投用,新建、改造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個,醫療服務保障能力有效提升。持續關愛老年人健康幸福生活,建成春光養老院、鑫隆夕陽紅老年公寓等一批養老機構,全區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47張,達到全省領先水平。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城鄉低保、特困人員補助標準連續五年提標,孤殘病弱等困難人群生活得到全面保障。深入推進“全民參保”工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順利推進,社會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
村美民富產業旺?鄉村振興譜新篇
戈壁農業。
初秋時節,肅州大地廣袤的田野、秀美的村莊處處涌動著活力。一排排新居錯落有致,一條條道路平坦寬闊,蔬菜大棚里生機盎然,圈舍里牛羊膘肥體壯,農民臉上洋溢著笑容……這是肅州區在著力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征程中交出的一份亮眼答卷。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十三五”以來,肅州區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最大民生工程,舉全區之力打好脫貧攻堅戰,442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脫貧,“兩不愁三保障”高質量實現,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
“我們以前住的是土坯房,現在住上樓房了,非常高興。往后我們還要向前看,把日子過得更好。”肅州區東洞鎮舊溝村村民楊浩治談及新居喜上眉梢。
近年來,按照省委“河西地區要在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上靠前探路”的部署要求,肅州區堅持把農房改造作為轉變農民生產生活方式和改善居住環境的重要抓手,全力推進農房改造提升工程,打造美麗宜居鄉村,“新村莊、新農民、新生活”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與此同時,“十三五”以來,肅州區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分別達到100%和83%。新改建農村公路997公里,全區農村公路基礎設施條件顯著改善,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張文博?孫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