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9-29
- 點擊:756
- 來源:隴東報
????據隴東報報道?9月19日,正寧縣18歲的王晨曦即將去大學報到。臨行前,她來到自己栽植的那棵樹前停留片刻。幾天前,王晨曦和同村今年錄取的大學生一起,分別在“冠園”中栽植了一棵樹。王晨曦說:“栽下這棵樹,今后無論在哪里、離家有多遠,我都知道家鄉人對我的期望和思念。”
三嘉鄉東莊村是正寧縣較為偏遠的山區村莊,轄6個村民小組,共有677戶2134人,但村里常住人口只有1495人。由于客觀條件限制,加之東莊村又毗鄰陜西省咸陽市,許多村民選擇舉家遷至陜西生活,使得村里的人口一度出現負增長。
為了留住人,鄉村兩級干部想方設法促發展,讓群眾成為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受益者。“過去,我們建設村莊,往往都是干部做、群眾看。這幾年,我們敞開大門,讓群眾說事、議事,動員群眾廣泛參與村級事務管理,讓他們感到被尊重、看到了希望。”東莊村黨支部書記王根懷感慨地說。
在群眾的廣泛參與下,東莊村突出文化鑄魂,堅持把傳統文化和新理念結合起來,以“孩提、志學、養頤”為主線,建成“赤園”“冠園”“壽園”3處文化園,提倡以樹留名、以樹留人。
王根懷指著一棵棵樹說,這些樹都有主人,是村里符合條件的村民栽植的。“年屆古稀且德高望重的老人,可在‘壽園’栽植1棵青松,祈福東莊村群眾長命福康;村里每年考上大學或參軍入伍的青年,可在‘冠園’里栽植1棵樹,期望青年有所作為,心系家鄉;在‘赤園’里,新添人丁之戶或知名人士返鄉探親可栽1棵樹,期望村里人丁興旺。”王根懷介紹。
文化園的建設,激發了全體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熱情和動力,大家主動捐錢捐物、義務投勞,群眾投勞折算現金達30余萬元。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三嘉鄉鄉長胡祎莉說,激勵更多鄉村青年返鄉創業、自主創業,才能吸引更多的資金、項目、人才,形成回報桑梓、反哺家鄉的良好風尚。據了解,近兩年來,東莊村已有100多人返鄉創業。(記者祿永峰、劉萍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