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12-30
- 點擊:653
- 來源:平涼日報
????據平涼日報報道 從今年12月1日起,我市首批65家醫療機構啟動DIP醫保實際付費,這標志著我市醫保正式進入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階段,實現了按項目付費向按價值付費的轉變。
DIP付費是基于“大數據運用”下的一種全新的醫保基金支付方式,實施DIP支付方式改革能夠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提高基金使用效益和監管水平,保障患者醫療需求和權益。
今年以來,市DIP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市政府印發的《平涼市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前期先后完成工作團隊組建、歷史住院數據提取和測算、本地DIP病種目錄庫建立完善、病種分值測算以及配套文件制定和模擬付費、支付系統參數配置等工作,同時協同推進全市醫療機構編碼管理、信息傳輸、病案質控、醫院內部運營管理機制轉變“四個到位”,通過邀請專家、利用本地師資等對醫療機構開展了多輪分級分類分層的培訓,通過現場實地評估和指導,全市65家醫療機構具備了實際付費的啟動條件。
DIP實際付費的實施對推進“三醫聯動”,落實黨的二十大提出的“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將發揮重要的撬動作用。DIP付費改革使醫保支付有了“天花板”,醫保部門不再按項目對醫療機構進行付費,而患者與醫療機構之間的住院費用結算仍按照原模式進行。通過大數據確定的支付標準保證了DIP付費的合理性。總額預算控制有效防止醫保基金超支,化解基金收支不平衡風險,提升醫保基金使用效率,實現醫保基金管理規范化、精細化和科學化。結余留用和超支分擔機制促進醫療機構轉變運行機制,促使醫療服務提供方主動控制成本,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消耗,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同時倒逼臨床醫務人員提高診療能力,精準診療,規范診療行為,提供適宜的醫療服務,控制了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對于患者而言,DIP的實施會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檢查操作及用藥,控制了醫療資源不合理使用,提高了醫療服務的準確性、高效性,從而降低了群眾就醫負擔。(王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