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1-05
- 點擊:629
- 來源:酒泉日報
寒冬時節,瓜州縣農業鄉鎮戈壁農業產業園卻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榮的忙碌景象,豐收的喜悅仍洋溢在冬日的暖陽里。
走進瓜州縣廣至藏族鄉戈壁農業產業園種植戶徐小青的溫室大棚,紫油油的茄子掛滿枝頭。“我種了6座日光溫室,有茄子、辣椒、西紅柿,茄子種植周期長,種植技術要求高,價格一直很穩定,目前茄子和辣椒已成熟上市。鄉上為我爭取了老舊溫室改造資金,我把溫室大棚進行了維修,提高了產出效益。同時,還為我引進訂單西紅柿,預計冬天果蔬種植能增收3萬元以上。”徐小青說。
“岷縣村共有日光溫室272座,占全鄉總數的三分之一,入冬以來,我們結合冬季集中教育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活動,積極動員黨員群眾參與老舊溫室改造,進一步提高設施的利用率。同時,全村種植訂單西紅柿50余棚,常規果蔬200余棚,目前都已大量成熟上市,每座棚可增收5000元以上。”瓜州縣廣至藏族鄉岷縣村黨總支書記盧喜平說。
近日,在瓜州縣雙塔鎮日光溫室產業園,新華村的何福旺正在自家的棚內忙碌著,一茬接一茬成熟的辣子讓他開心不已。“我承包了7座大棚,全部種植韭菜和辣椒,年棚均收入達1.4萬元以上。”何福旺說。
同村的馬永輝準確把握時間節點,精心侍弄著自家的西紅柿。“還有一個月,西紅柿就成熟了。如果在春節前后出售,每棚可收入1.5萬元左右。”馬永輝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瓜州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立足實際,抓住產業結構調整的有利時機,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將溫室種植產業作為加快鄉村振興、增加農民收入的切入點。去年以來,全縣改造提升日光溫室268畝,新建鋼架大棚1460畝,新建育苗基地2個;累計建成溫室大棚7564座,設施農業面積達1.25萬畝,建成育苗基地4個,年育苗3000萬株以上。
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瓜州縣大力發展特色設施農業,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產業布局,通過政策、技術、資金幫扶等措施,積極引導農民發展溫室產業,推動設施農業提質增效,推動種植農戶致富增收,讓溫室大棚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聚寶棚”,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和新活力。(姜海波 張偉華 聶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