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1-12
- 點擊:629
- 來源:天水日報
天水花牛蘋果大獎賽、天水農產品品牌孵化及產銷對接會等一系列線上線下宣傳促銷活動如火如荼;“百日攻堅”行動和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為主的村莊清潔行動立竿見影;鄉村治理試點示范、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工作有序推進……當下,行走在天水大地,一幅鄉村振興的錦繡畫卷徐徐鋪展開來。
2022年以來,全市農業農村系統堅持疫情防控和“三農”重點工作“兩手抓、兩不誤”,全力抓好糧食生產、產業振興、鄉村建設、鄉村治理、農業農村改革等工作,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向好,有效發揮了“三農”壓艙石、穩定器的作用。前三季度,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109.82億元,增速5.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97元,增長6.6%。
多點發力 守牢糧食安全“生命線”
2022年,全市完成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5.18萬畝,占任務的103.6%;完成糧食收獲面積481.38萬畝(夏糧),總產量134.98萬噸,較上年增加1.96萬噸,增幅1.47%。共排摸撂荒地61.16萬畝,整治撂荒地58.59萬畝(其中今年整治21.28萬畝),整治率95.8%;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8.95萬畝,超額完成了年內80%的目標任務……
目標明確,思路清晰。糧食安全是重中之重,天水市嚴格落實糧食生產政治責任,制定印發了《2022年全市穩定糧食生產行動方案》,將糧食播種任務分解到縣區、細化到地塊,將撂荒地整治納入全市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和年度考核,建立了撂荒地排摸整治和周調度制度,并通過“農戶自種、親友代種、土地流轉、組織托管、高標準農田建設、村集體經濟組織兜底”等“六個一批”整治模式,扎實開展撂荒地排摸整治。全面落實“地膜、種子、植保、沃土、農機”五大科技增糧措施,示范推廣高產穩產、品質優良、適宜機械作業的糧食作物新品種,加快糧食作物品種更新換代。加大糧油作物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與繁育推廣支持力度,大力普及測土配方施肥、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和專業化統防統治等科技增糧措施,提高了糧食作物全程機械化水平。
倉廩實,天下安。天水守牢糧食這塊“壓艙石”,確保天水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加扎實,步伐更加穩健,動能更加充沛。
立足優勢 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
近日,由《中國品牌》雜志社、中國品牌網聯合在北京線上舉辦的“2022中國區域農業品牌發展論壇”上,《中國品牌》雜志社區域農業品牌研究中心發布了“2022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指數”,我市“花牛蘋果”從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港澳臺除外)的765個入圍區域農業形象品牌名單中脫穎而出,位列“2022中國區域農業產業品牌影響力指數TOP100”第75位。
農業品牌化日趨成為農業轉型升級、消費需求滿足的重要抓手。正是憑著對品牌價值的高度認識,2022年,我市深入推進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組織實施了麥積花椒、天水花牛蘋果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制修訂農業地方標準3個,新培育“甘味”農產品企業商標品牌24個,累計培育“甘味”區域公用品牌5個、企業商標品牌45個,新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23個,種植業有效期內“三品一標”達到298個,“花牛蘋果”連續5年榮登中國果品品牌價值榜,甘谷縣獲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示范區。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是重點。我市充分發揮農業優勢,抓住農業興農這個“牛鼻子”,深入實施現代寒旱特色農業“三年倍增行動”,組織召開了全市鄉村產業發展暨設施農業建設現場會,啟動實施老果園改造提升項目,全面推進果品產業迭代升級、蔬菜產業提質增品、道地中藥材標準化提升工程,新建冷藏保鮮設施25座,新增庫容3.35萬噸,完成果園提質增效26萬畝,改造低質低產果園5.02萬畝,創建市級果品、蔬菜標準園各20個、中藥材標準化示范基地22個,預計全年果品種植面積穩定在230萬畝、產量達257萬噸、綜合產值達108億元,蔬菜種植面積達111萬畝、產量達272萬噸、綜合產值達102億元,中藥材種植面積達26.5萬畝、產量達5.8萬噸、綜合產值達16億元。
農業龍頭企業是農業產業化的火車頭、助推器。我市不斷加大龍頭企業引進培育力度,強化“五有”合作社建設,加大家庭農場扶持力度,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新培育龍頭企業19家、合作社667家、家庭農場226家,總數分別達608家、10193家、2570家,“五有”合作社達5440家、占53.4%,132家農業經營主體完成社會化服務托管小麥10萬畝、玉米2萬畝。同時,穩步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爭取中央和省級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6057萬元,落實農業保險品種39個,完成承保種植作物163.18萬畝、畜牧養殖74.28萬頭/只/箱/匹,完成率102.41%,覆蓋農戶25.97萬戶。
鄉村治理 讓農村更美更宜居
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昔日的農村面貌已經成為歷史。眼下,我市城鄉面貌處處呈現整潔美,人居環境顯著改善,鄉村“顏值”不斷升級。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惠及千家萬戶的龐大復雜工程。2022年,我市接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組織開展以“三清理四整治五提升”為主要內容的“百日攻堅”行動和以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為主的村莊清潔行動,有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下實手解決農村環境治理頑疾,有效推動了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共清理生活垃圾3.6萬噸、村內溝渠1.26萬公里、畜禽糞污9026噸,整治亂搭亂建4.37萬處。新改建農村戶用衛生廁所60358座,占總任務的100.34%。
鄉村治理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應有之義。我市深化推進鄉村治理試點示范,扎實開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推廣清單制、積分制、數字化治理等做法,全面推進麥積區麥積鎮紅崖村、清水縣黃門鎮小河村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創建,持續開展清水縣省級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縣建設,創建市級鄉村治理示范村30個。同時,我市緊盯增活力提后勁,持續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在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管理方面,規范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已受理調解農村土地承包、流轉等各類糾紛102件,新增土地流轉面積3.23萬畝,總面積達128.23萬畝。持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全市2491個行政村實現集體經濟收入2.64億元,村均10.59萬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全覆蓋?!。?span style="">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張彬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