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5-31
- 點擊:263
- 來源:甘肅日報
現代化的養牛場
????“全省各地的專家要來基地指導工作,每個環節都不能有差錯。”華亭市東華鎮黎明村紅牛養殖基地的負責人胡進軍說。
日前,全省基層獸醫機構效能評估現場觀摩活動暨評估師資培訓班在華亭舉行,東華鎮紅牛養殖基地是活動觀摩點之一。
“養殖基地去年3月開工,10月建成投用,占地30畝,投資2300萬元,建成現代化雙面肉牛育肥棚3座共1500平方米,配套建設了管理用房、隔離牛舍、繁育牛棚、青貯池等,基地牛存欄量500頭。”胡進軍介紹。
華亭大力推廣構樹種植
華亭是全省優勢農產品產業帶重點開發區域之一,被列為甘肅優質肉牛生產基地和中藥材、干果生產基地。近年來,當地堅持把畜牧產業作為發展農村經濟和助農增收的重要舉措,大力推進結構調整、規模養殖、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
“我們把平涼紅牛產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目前全市牛飼養量、出欄量分別達到11.54萬頭、5.29萬頭,全產業鏈產值達到9.52億元。”華亭市畜牧獸醫中心主任李昊說。
收割構樹飼草
要想養好牛,飼草是關鍵。華亭投資3500萬元,建設年產6萬噸全價飼料加工廠一座、5000噸全發酵保鮮飼料氣調庫一座,新建反芻和畜禽全價混合料、顆粒質料、包裹青貯飼料生產線各一條,為紅牛提供好“口糧”。
柔絲打包的構樹飼草
“我們每年可生產反芻飼料6萬噸,收儲雜交構樹、全株玉米等包裹青貯飼料一萬噸,實現年產值2億元,帶動群眾飼草種植達到3萬畝以上。”華亭市優質飼草產業園負責人劉寶龍介紹。
在標準化養殖水平提升上,華亭市全面推廣集畜禽養殖、有機肥生產、飼草料種植三位一體的綠色循環農業體系,累計建成糞污資源化利用處理線4條、有機肥生產企業2家,規模養殖場區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和資源化利用率分別達100%和90%,有機肥年加工能力達到2萬噸以上,年均生產青貯玉米秸稈和各類飼草料30萬噸,秸稈飼用率達85%以上。
飼料加工
“我們還積極組織肉牛等畜禽養殖企業、合作社參加‘甘味’農產品展示推介、農博會等展銷會,培育引導宏源公司申報認定3000頭肉牛無公害畜產品產地和1500噸無公害牛肉產品,注冊的‘愣娃’熟牛肉品牌入選了‘甘味’農產品。”?李昊說。
“畜”勢而上“牧”牛事。在平涼紅牛產業鏈建設上,華亭市集群化養殖、良種化繁育、品牌化推銷、科技化支撐為一體,著力延鏈補鏈強鏈,一頭頭紅牛讓群眾鼓起了“錢袋子”,也為鄉村振興增添了“牛勁”。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田麗媛?通訊員?張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