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6-08
- 點擊:281
- 來源:張掖日報
張掖聚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全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廣大農村正從“一處美”向“一片美”、?“環境美”向“生活美”、“外在美”向“內涵美”轉變——
大美張掖演繹精彩“田園故事”
房前屋后的海棠、香花槐、圓冠榆、長枝榆等各類植物生機勃勃;休閑文化廣場上,高聳的特色水車、風車襯著一排排高標準新房風情盡顯,如今的高臺縣南華鎮儼然一副荒漠戈壁上的“普羅旺斯”模樣,這只是我市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市緊盯“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總目標,聚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全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廣大農村正從“一處美”向“一片美”、“環境美”向“生活美”、“外在美”向“內涵美”轉變。全市已建成省級鄉村建設示范鎮3個、示范村117個,創建市級鄉村建設示范鎮12個、示范村120個。
全面謀劃繪就鄉村全新景色
從一派江南水鄉風光的甘州區甘浚鎮速展村,到田園詩畫美輪美奐的烏江田園綜合體;從集水鄉民居、富鍶產業、康養旅游為一體的臨澤鴨暖屯泉小鎮,到“一路一片景,一村一幅畫,一家一景點”的高臺縣南華鎮南岔村……一座座嶄新的村莊惹人注目,一條條寬闊平坦的柏油路四通八達,一個個如詩如畫的鄉村令人心曠神怡。
近年來,我市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緊盯打造建設全國絲路寒旱特色農業高地、西北鄉村建設引領區、西北善治和美鄉村示范區、西北率先共同富裕實踐區、西北領先農村改革試驗區“一高地四區”目標,圍繞《張掖市創建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區規劃(2023——2027年)》配套完成“1+6”創建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區規劃體系,對374個村莊“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進行全面編制,將全市836個村莊分類適時進行調整,確定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等發展類村莊511個。不斷推進鄉村建設,力爭甘州區、臨澤縣、高臺縣、肅南縣發展類村莊鄉村建設全覆蓋,民樂縣、山丹縣達70%以上,讓文明創建成果惠及更多村民,推動全市探索共同富裕發展。
匠心獨運鋪就鄉村幸福之路
初夏時節,走進臨澤縣鴨暖鎮,田野藍綠交融,村莊鳥語花香,一幅和美鄉村畫卷徐徐展開。該鎮充分發揮紅色村企“統”的優勢,聚焦水、電、路和垃圾、廁所、污水等重點領域短板弱項,扎實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梯次完成農電網改造提升,推動基礎設施任務落實,改善人居環境和生活條件。
自開展鄉村建設示范行動以來,我市堅持“整體規劃、系統設計、分步實施、彰顯特色”原則,按照“四集中”模式和“4+5”示范帶布局,高質量創建54個省級鄉村建設示范村、25個示范鄉鎮、287個示范村,做到縣有示范鎮、鎮有示范村。探索建立“整合資金+市縣級配套+金融支持+社會幫扶+群眾自籌”的多元籌資機制,創新實施“三聯四?!鞭r房改造融資模式,綜合運用財政、金融等手段,引導更多資本投入鄉村振興,已完成本年度一季度鄉村建設投資4.82億元,鄉村建設呈現良好勢頭。
城鄉融合夯實鄉村發展根基
近日,走進甘州區長安鎮莊墩村田園新居,白墻灰瓦的房屋錯落有致,平坦寬敞的道路蜿蜒整齊,如同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該區聚焦打造形態美、生產美、生活美、人文美“四美融合”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堅持一村一特色、百村百面貌,成功打造20個省級、20個市級、60個區級鄉村建設示范村,形成“示范帶——示范鄉鎮——示范村——示范節點”融為一體、互為支撐、相得益彰的示范體系。
近年來,我市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特色產業等有機結合,不斷推進以縣域為中心的示范片區建設,全力打造“五縣一區”城鄉融合示范區,加快環境整治和縣域間生產要素流通,促進產業發展和農村居民增收,實現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與人居環境改善互促互進。圍繞縮小城鄉差距,積極探索縣域互促共建、村村互促同進、村企結對幫促“先富帶后富”機制,開展村村合建、中心帶建、區域聯建,豐富“百企聯百村”幫帶模式,著力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推動全市探索共同富裕發展。
綜合治理唱響鄉村文明之歌
干凈整潔的美麗鄉景、寬敞平坦的彩虹大道、挺拔蔥蘢的景觀樹木是山丹縣清泉鎮如今的真實寫照?!班l村建設示范行動實實在在地讓我們看到了變化,大家的思想、生活習慣有了很大改觀,隨手亂丟垃圾的現象基本沒有了?!鼻迦傠p橋村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鎮“內外兼修”,在提升鎮容村貌的同時,積極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美麗庭院”“五星文明戶”評選活動,常態化進行安全教育和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推進移風易俗,引導群眾崇德向善,構建群眾滿意的和諧社會。
為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我市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健全“五治”融合鄉村治理機制,持續實施農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全力保障農民群眾安居樂業、農村社會安定安寧,進一步提升“平安張掖”建設水平。積極組織開展“五星文明戶”“最美村規民約”“最美婆媳”“最美鄰居”等評選表彰活動,精心培育“巾幗積分超市”“道德儲蓄銀行”“孝善基金”等特色活動載體,總結推廣“曬被子·比孝心”“敬比賽夸”等先進經驗,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和活力。(見習記者?李?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