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7-03
- 點擊:240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王煜宇?通訊員?李強
六月的康縣,7萬余畝“金色麥浪”在綠水青山之間迎風翻滾,格外耀眼。
實現夏糧豐收對于完成全年糧食生產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日前,康縣農機服務中心主動下沉,發放小型收獲機、高粱脫粒機、手推車等機械125臺(套),為聯合收割機頒發《跨區作業證》。迷壩鄉豐倉農機服務合作社、寺臺鎮剪子村、楊灣村服務隊更是開足馬力,利用連日來的好天氣,駕駛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加速收割。
“以前我們都是用鋤頭和鐮刀手工收割作物,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如今有了收割機,收割過程輕松又高效。”張臺村黨支部書記張蒼說起用機器收割的好處,贊不絕口。
“昔日麥收半月忙,如今收麥一日忙。隨著機械化率的逐年提高,大型聯合收割機的加入,讓夏糧收割不再困難。”姚山村黨員李仁激動地說。
在機械保障“大塊地”豐收的同時,志愿服務也進入“巴掌田”助農。一件件被汗水浸濕的“志愿紅”穿梭在田間地頭,流動在田間地頭中的“小紅帽、紅馬甲”成為夏日里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家的小麥急需收割,再不收割就爛在地里了。”在了解到群眾實際困難后,鄉鎮志愿服務隊紛紛戴上草帽,拿起鐮刀,主動對接需要幫助的殘疾人、特困群眾,志愿者們分工明確、配合默契,收割、搬運、打捆……大家鉚足干勁,農田里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農忙景象。
據悉,康縣各級黨組織結合“1234”工作法、“微心愿”“鄉村夜話”“主題黨日”等實踐活動,暢通助力渠道,使服務資源與群眾需求相銜接,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以實際行動幫助他們解決夏收困難,全力保障夏糧粒粒歸倉。
近年來,康縣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始終把糧食安全放在全縣工作的重要位置,各部門各鄉鎮更是主動靠前,從種子選購、技術推廣、配套水肥、病蟲害防治等環節加大培訓力度,組織農技人員搶抓農時,為農民群眾提供技術保障,有力保障全縣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