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7-17
- 點擊:242
- 來源:甘肅日報
??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王占東?范海瑞
盛夏時節,位于金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紫金云大數據產業園,和風習習,綠草茵茵。
6月28日上午,記者走進甘肅電投集團紫金云數據中心,這里機房成陣,“云朵”飛揚。華為云、紫光云、移動云、天翼云、聯通云、如意云、城市云等大數據平臺及國家北斗導航數據服務甘肅分中心等形成算力集群。
在紫金云大數據集控中心監控大廳大屏幕上,數據中心機房運行的場景實時呈現。值班長孫佳認真監視數據中心各設備設施運行情況,機房溫度濕度、機組制冷、配電室電流電壓等運行數據時刻保持在正常范圍,一個個數據在20毫秒之內傳輸到全國各地。孫佳告訴記者,集控中心就是數據中心運行的“大腦”中樞,截至目前,紫金云大數據中心已為30家單位提供算力等各類數字業務服務。
作為數字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支撐、甘肅省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基礎平臺,紫金云大數據產業園由甘肅電投集團控股投資,于2018年在金昌動工建設,規劃總投資50億元,分三期建設數據中心24棟,建成5萬個機柜。1.1期于2020年建成投運,1.2期預計今年9月投運,1期達到5000個機柜服務能力,提供IDC、云平臺、高性能計算、北斗+、系統集成等服務,打造省級大數據中心、數據災備中心和國家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甘肅分中心。
大數據中心集群的建設對電力能源、地理氣候等因素要求嚴格。紫金云大數據產業園有哪些優勢?在建設和服務中又有哪些創新突破?
甘肅紫金云大數據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楊大利介紹,金昌地處河西走廊中部,常年平均氣溫為4℃至9℃,地質結構穩定,是數據中心建設的一類(最優)地區。金昌還處于河西新能源基地,綠電豐富。園區1期年用電量約為2億千瓦時,2022年大數據中心100%使用綠電。3期工程全部建成后年用電量預計達25億千瓦時,促進河西新能源就地消納。
憑借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甘肅電投集團所屬的紫金云大數據公司把新能源與大數據疊加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引入外部資本共同建設紫金云高性能計算平臺與人工智能計算平臺,一期形成了2.7P的算力服務能力,成為甘肅省內最大的商用算力服務平臺;憑借項目領先的設計、先進的配套設備和管理系統、專業的運維管理以及服務,通過了國際Uptime?Tier?Ⅲ、CQC國家A級數據中心雙認證,多次獲得國內行業獎項和榮譽資質,被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委確定為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國家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甘肅分中心于2023年1月建成具備服務能力;截至2023年3月,紫金云大數據產業園現有GPU資源算力已全部售出,GPU負載率已達100%;與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中心、北京計算中心、上海超算中心等行業頭部企業形成戰略合作,紫金云高性能通用計算中心已成為全省最大的超算平臺……形成算力產業集群、北斗融合時空服務平臺核心競爭力。
楊大利介紹,以國家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甘肅分中心為例,紫金云大數據產業園獲國際Uptime?Tier?Ⅲ、CQC國家A級數據中心雙認證,為國家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甘肅分中心落戶提供了過硬條件。目前,通過雙方合作,基于北斗數據優勢,為九甸峽電站大壩安裝了北斗終端,可對其邊坡地質變化進行智能監測和數字化管理;基于氣象信息和超算能力,與蘭州大學合作研發風電場功率預測系統。已經投入運營的國家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北斗時空信息平臺及水電站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北斗時空碼與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示范系統均已具備對外提供服務的能力。
楊大利表示,近年來,甘肅電投集團所屬的紫金云大數據公司依托綠色電力資源優勢,全面打造“云、儲、算、智”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算力為基、全鏈培育,運營數據、輸出服務”的產業布局,打造具有甘肅特色的數據信息產業生態鏈及西部超算數據商用中心。下一步將聚焦高性能計算、北斗+遙感數據服務,建設北斗位置導航甘肅分中心、時空數據應用服務中心、云計算中心、人工智算中心,推進“平臺+應用+數據+服務”協同化發展,放大“北斗+”和“+北斗”的“乘數效應”,為數字政府、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發展提供多元應用服務,打造基于時空算力為核心的應用服務中心,拉長做深產業鏈,驅動大數據優勢產業集群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