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9-08
- 點擊:112
- 來源:隴東報
????據隴東報報道近日,記者走進位于鎮原縣廟渠鎮黎明村王塬組的鎮原縣兆通養殖家庭農場,農場主王建明正忙著清潔畜舍。王建明一邊忙活一邊告訴記者,每天與牛為伴是他的工作常態,看著精心飼養的牛一天天長大,讓他很有成就感,也打心眼里覺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幾年前,在國家貸款政策的幫助下,王建明利用窯洞冬暖夏涼的特點,對廢棄莊基和窯洞進行改造提升,建設了2座牛棚,開啟了他的養牛致富之路。“現在,我每年的養殖量在60頭以上,每年向附近農戶收購玉米48噸左右,收購玉米秸稈在200畝以上,雇傭勞動力120人次,間接為附近農戶增收21萬元。”王建明說。
近年來,廟渠鎮立足資源優勢,把肉牛產業作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主導產業之一,不斷加強示范引領,走出了一條肉牛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振興之路。
廟渠鎮立足鎮村實際,按照“企業帶動、合作社領辦、大戶建辦、農戶自辦”的方式,堅持走“小規模、大群體”多點開花的分散養殖路子,組建了以聯村領導、包村干部、駐村干部、村組干部、黨員代表為成員的肉牛產業發展動員隊9支,利用村組“一月一會”逐村逐組召開動員大會,會后進村戶上門動員,通過宣講利好政策、對比算賬等方式,動員農戶發展肉牛養殖產業。建立結對幫帶機制,通過“借棚養殖”和“代養托管”的方式,就近吸納易地扶貧搬遷點有意愿養殖但無養殖場所條件的農戶、有養殖意愿但無養殖能力的殘疾人家庭到千頭標準化肉牛繁育基地集中發展肉牛產業,統一提供養殖場所、技術指導、疫病防控等服務措施。
廟渠鎮千頭肉牛標準化繁育基地是2022年“蘭洽會”簽約項目,規劃占地面積76畝,擬投資6800萬元,分兩期建成繁育區、育肥區、生態區、隔離區、飼草區、青貯區、堆肥區、辦公區、優質牛肉銷售展覽認知館9大功能區塊,建設面積3.7萬平方米,飽和牛存欄量1300頭。該養殖基地為全鎮養殖戶提供優質基礎母牛和養殖技術服務,帶動農戶種植飼草玉米3000畝,收購利用玉米、小麥秸稈5000噸以上,推動養殖、飼草種植、有機肥加工和秸稈利用等循環農業產業發展。
圍繞廟渠、常儉、文夏、孫寨4個千頭牛養殖示范村建設目標,廟渠鎮建成了6個百頭肉牛養殖場,打造7個專業肉牛養殖示范組,著力在養殖棚圈建設、無害化處理和風貌提升上下功夫,培育一批養牛專業戶和土專家,對現有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戶養殖進行規范提升。同時,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沉下去”等方式,邀請縣鎮養殖專家、養牛大戶現場傳授養牛技術和經驗20場(次),覆蓋農戶150戶600余人。組織養殖戶、有意向養殖的農戶到產業發展成熟的鄰近縣(區)、鄉鎮觀摩學習6場(次),將好做法、好經驗、好技術進行融合復制,確保技術服務指導到位。
截至目前,全鎮肉牛飼養量達到1.41萬頭,有千頭肉牛標準化繁育基地1處、專業合作社17家,100頭以上養殖大戶8戶、50頭以上19戶、10頭以上52戶、5頭以上220戶,留存紫花苜蓿1.3萬畝,種植飼草玉米5000畝。(慶陽融媒記者張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