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9-13
- 點擊:110
- 來源:甘肅日報
孫金強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這是對過渡期如何促進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實現全面振興作出的重要判斷。未來5年,要逐步轉換發展動能,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的內生動力,努力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堅守一個底線。堅持把防止規模性返貧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底線任務,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健全“1+4”網格化防返貧監測體系,推廣“甘肅一鍵報貧”申報平臺,持續落實“一戶一策”幫扶機制,統籌政府、市場和社會資源,采取產業扶持、就業安置、綜合保障、扶志扶智、社會幫扶、保險輔助等多種辦法,對有勞動能力、有意愿的監測戶,落實開發式幫扶措施,對沒有勞動能力的,做好兜底保障,及時化解返貧致貧風險隱患,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和新的致貧。
突出兩業扶持。把產業和就業作為增加脫貧群眾收入的根本措施和固成果促振興的核心任務。要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積極貫徹落實“四強”行動部署,按照“一區四園”空間布局,以引洮灌區為核心,加快建設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綜合示范園、現代種業綜合示范園、綠色蔬菜現代產業園、現代生態草牧產業園,構筑各具特色、運營高效、帶動有力、產業集群化程度高的現代農業發展新高地。持續擴寬就業創業渠道,探索開發培訓就業服務智慧平臺,健全完善“培訓機構+勞務中介+信息平臺+就業企業”培訓就業一體化服務機制,推動“崗位供給”同“就業需求”有效銜接,積極推廣“點對點、一站式”有組織勞務輸轉模式,著力構建“主導+多元”的農民增收體系。
夯實三個基礎。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以提高村級組織“造血”功能為目標,按照支部引領推動一批、項目扶持帶動一批、特色產業促動一批、抱團發展驅動一批、盤活資源撬動一批的思路,優化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切實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建設和諧美麗鄉村,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以“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為目標,堅持規劃先行、梯次建設,資源整合、分步實施,政府主導、群眾主體,建立健全資金籌集、建設管理、群眾參與、考核評價等機制,因地制宜打造富有特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健全村級議事協商制度,推動形成鄉村治理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效治事的良好社會氛圍。深入推進主動創穩行動,健全社會矛盾調解、社會治安防控機制,積極推進社會治理創新和民主法治建設,促進鄉村鄰里和睦相處。
強化四項保障。要強化組織保障,把建強村黨組織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先手棋”,繼續深化豐富“雙進雙促”發展模式,持續整頓軟弱渙散農村黨組織,著力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堅強戰斗堡壘。加大資金投入,健全政府投入與金融、社會投入?聯動機制,強化金融信貸扶持,優化“保險+期貨”模式,形成多渠道、多元化資金投入格局,有效集中資金穩步推進鄉村振興。引育鄉村人才,大力實施鄉村振興人才支持計劃和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開展農村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鄉村振興巾幗行動、青年人才開發行動,著力培養一批致富能手、創業之星、新型農民。完善工作機制,全面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健全組織領導、責任落實、力量配置等機制,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
作者為安定區鄉村振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