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12-01
- 點擊:194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王占東?張海燕
我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在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
早在2020年,被譽為我國“石化機械脊梁”的蘭石集團,緊跟“雙碳”目標、著眼能源綠色轉型趨勢,推進能源裝備制造轉型發展。蘭石研究院提出了氫能技術發展及集團產業化方向研究。2022年,蘭石集團成立氫能事業部。當年,蘭石研究院申報并獲批甘肅省科技計劃重大專項,于2023年一舉在氫能產業鏈上取得集群性科技突破。
近日,記者在蘭州新區蘭石研究院采訪,副總工程師喬健一語解釋了氫能的重要作用:“我們不僅要用風、光電制氫,還要把制出的氫儲存起來,在風、光電少時或需要發電時,再利用氫能發電。目標要打通綠電與綠氫的‘雙循環’。”
何為綠氫?在充滿電解液的電解槽中通入直流電,水分子在電極上發生電化學反應,分解成氫氣和氧氣。其整個過程可實現零排放,加之利用的電力也是綠色能源,分解出的氫被稱為“綠氫”。
“綠電制綠氫,甘肅有優勢?!眴探≌f,“我們既要攻克綠電制綠氫的制備裝置技術,還要解決氫的儲存、運輸和使用難題,打通‘制儲輸用’全產業鏈技術,實現綠電穩定消納及高質量綠氫生產,讓綠電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p>
喬健的信心從何而來?2023年7月,蘭石研究院、蘭石重裝煉化公司、蘭石裝備公司協同攻關,蘭石集團在綠氫制備、儲能裝置、加氫設備研發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蘭石集團生產車間,記者見到了這些裝備產品。
在一臺1000Nm3/h堿性電解水制氫裝置前,喬健介紹,它在一小時內可生產出1000標準立方米氫氣,用電量約5000千瓦時,耗水量約1000千克。蘭石研究院對電解槽的流場和極板進行了優化設計和結構創新,使得堿液循環性好、槽溫均勻、重量輕。在高性能催化劑、核心零部件等方面進行了技術攻堅,使得電解槽電流密度高、直流電耗低,核心技術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在高壓氣態儲氫系列容器前,喬健介紹,該產品攻克了單位體積高密度、大容量儲氫等難題,并通過了評審鑒定,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在綠電制綠氫市場,產業鏈上的技術和裝備尚處于示范階段。喬健介紹,今年以來蘭石研究院已聯合蘭石重裝為河北、湖北、浙江等多家單位的制氫項目提供技術方案,推廣產品市場應用。
去年底,我省出臺關于氫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氫能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實現多元化應用場景示范,初步形成有規模有效益的氫能產業發展格局。
喬健認為,氫能在助力“雙碳”目標、完善能源供應體系、促進新能源消納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利用綠電制氫,擴大氫能下游綜合利用規模,能夠有效促進新能源消納,發展壯大綠氫化工、氫能裝備制造等產業。這對風光資源大省和西部老工業基地的甘肅來說,是優勢疊加、優勢釋放的重大機遇。
目前,蘭石集團正在建設綠氫“制儲用”多場景應用試驗場,依托蘭石集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及能源裝備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等平臺,持續優化裝備技術,打通氫能“制、儲、輸、用”全產業鏈,放大甘肅綠電新優勢,激發新型工業化新動能,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