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12-18
- 點擊:213
- 來源:金昌日報
記者?劉歡歡?周國華
截至10月末,貸款余額550.11億元,同比增加55.15億元,增長11.14%,貸款增速連續25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金融是經濟發展的血脈。今年以來,金昌市金融系統堅決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放在突出位置,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要求,推動金融與實體經濟實現良性循環、金融風險防范化解取得實效,為全市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的金融環境。
真金白銀為企業發展添動力
走進位于金昌經開區的甘肅金拓鋰電新能源有限公司,18650鋰離子電池和2GWh磷酸鐵鋰儲能電池兩條生產線正在有序運行,工人們嫻熟地操作著各種設備。
這是我市的一家重點招商引資企業。目前,該公司已建成日產25萬只18650鋰離子電池生產線,2GWh磷酸鐵鋰電池項目于11月下旬建成投產,18GWh磷酸鐵鋰電池項目預計2024年底建成投產。屆時,可實現工業總產值20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2000余個,帶動上下游產業鏈聚集效應規模300億元。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甘肅金拓鋰電新能源有限公司從成立到現在,金昌農商銀行始終跟進服務,為企業給予了有力的金融支持,特別是今年以來,為企業發放的3.5億元項目貸款更是意義重大。
金昌農商銀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王宗佳說:“經過反復調研和論證,然后充分考慮到儲能行業廣闊的市場前景和企業自身的基礎實力,加上企業本身基礎的投入,它就基本具備了項目貸款的條件,我們就在全省農信系統發起了項目貸款。”?
為了更好地服務企業,金昌農商銀行不斷優化融資環境,提高融資效率,讓資金在服務企業發展上發揮最大的效益。
“我們企業初創時期就得到了農商行的大力支持。”甘肅金拓鋰電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哈國斌說,“金昌農商銀行今年3月給我們發放的3.5億貸款,對于我們2GWh儲能項目的順利建設起到了很大作用,而且貸款期限長,緩解了我們的還款壓力,保障了公司現金流的周轉。”
甘肅金拓鋰電新能源有限公司的項目貸款是我市金融機構以“真金白銀”為企業發展增添動力的眾多案例之一。今年以來,我市大力推進金融支持強工業、強科技、強縣域行動和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示范工程,引導金融資源向重點產業、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等領域聚集。1至10月,全市銀行機構累計向“2+4”現代化產業集群企業投放貸款184.46億元,惠及企業229戶。
王宗佳表示:“我們將不斷加大金融供給力度,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為本地實體經濟發展持續注入金融活水,助推金昌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金融創新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是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今年7月,中國工商銀行金昌分行創新推出全省首款科創企業專屬融資產品——“科創貸”,旨在紓解廣大科創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不斷發掘推動先進技術成果轉化應用,營造有利于科創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
“我們推出‘科創貸’,主要是以企業科技研發投入和科技創新成果作為評判標準,可以減少傳統財務指標對融資授信額度的影響,降低了科創企業獲得銀行融資的門檻。”中國工商銀行金昌分行行長謝慧斌介紹,截至目前,已累計為全市11家科創企業發放貸款5.76億元,并與4家科創企業簽訂了12.9億元項目貸款協議。
金昌泵鑫旺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科創貸”的受益企業之一。這是一家以有色金屬廢料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為主要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10余項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目前正在開展高鹽廢水資源化利用研究工作,通過“科創貸”獲得了490萬元的資金支持。
該公司運營總監王江飛說:“高鹽廢水資源化利用是我公司新研發的一項專利技術,正在面臨成果轉化、資金短缺的當口,工商銀行通過大數據了解到我公司正有這方面需求,給我們提供了‘科創貸’這個創新型的貸款,并且及時地發放,有力推進了研究成果轉化落地。”
瞄準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趨勢,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等正在成為支持實體經濟的主要發力點。“科創貸”“經營快貸”“專精特新小巨人貸”……全市金融機構不斷加快線上信用貸款產品創新,持續深化產融、銀財合作,不斷涌現的創新信貸模式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截至10月末,全市銀行機構各類企業信用貸款余額165.84億元,較年初增加53.15億元,增長47.16%。
謝慧斌表示:“下一步,我行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優化貸款流程,提高融資效率,在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方面,發揮國有大型銀行的擔當和作為,為推進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三農”金融助推鄉村振興
冬閑人不閑,人勤地生金。12月中旬,雖然天氣寒冷,但永昌榮光騰博草業有限公司的牧草收購、加工、銷售等業務依然在正常開展。
從剛開始一無所有的艱苦創業,到如今年生產優質牧草8萬噸以上,與國內知名乳企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資金是企業永遠繞不開的問題,農業銀行一直在關注和支持該農業企業的發展。
為更好地服務“三農”,中國農業銀行金昌分行持續強化產品服務供給、政策資源傾斜和數字科技支撐,不斷加大鄉村特色產業金融扶持力度,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力促產業升級、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添綠。
“根據公司生產經營需要,今年我們在永昌農行申請了一筆800萬元的貸款,不到1個月的時間,資金就發放到位了。”永昌榮光騰博草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魏榮光表示,銀行的服務高效周到,政策也是最優惠的,讓他有信心把企業發展得更好。
我市堅持把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納入信貸支持重點范疇,推動金融機構做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小農戶的金融服務,引導信貸擔保業務向農業農村領域傾斜。截至10月末,全市涉農貸款余額173.47億元,同比增加31.09億元,增長21.84%,在全市貸款占比31.53%。
金融服務為高質量發展“疏通航道”
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正確引導和銀行的大力支持。
今年以來,我市持續開展“政銀企擔”融資對接活動,有針對性地解決企業融資難題。1至10月,召開大型融資對接會議3次,10家銀行與58家企業共簽約金額38.33億元,落地43.46億元,落地率113.37%。深入開展2023年“普惠小微”深耕專項行動,組織召開個性化小型融資對接活動11期,對接企業40戶,發放貸款3.33億元。
持續深化“貸動隴原惠企利民”和“首貸培植”以及“行長助企紓困”等專項行動,全力打造政務大廳“首貸中心”金融服務窗口,持續促進普惠金融實現增量擴面。截至10月末,全市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95.04億元,同比增加32.28億元,增長19.83%,在全市貸款占比35.46%;累計為156戶企業辦理首貸業務4.91億元。
同時,有效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增信作用,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高效發揮助農支小作用,緩解中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融資難問題。截至10月末,全市政府性融資擔保余額10.87億元,在保218戶,其中涉農企業(含農戶)143戶,擔保金額6.66億元,“三農”企業融資可得性、便利度明顯提高。1至10月,累計為資金周轉暫時困難的3家民營中小微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應急轉貸服務2800萬元。
此外,我市深入落實金融顧問制度,選聘首批金融顧問40名,對全市153家企業進行了逐戶調查摸底,現場協調解決企業融資、下調貸款利率等方面的需求16個,為30家企業發放貸款5.61億元。
對于融資支持,企業和群眾還有更多期待。下一步,我市將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中心,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推動更多金融資源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聚集,為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提供金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