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12-29
- 點擊:209
- 來源:金昌日報
記者?武玲奕?張玉龍?見習記者?滕漢卿?何瑞錦
12月2日上午,甘肅金拓鋰電新能源有限公司2吉瓦時磷酸鐵鋰方形儲能電池項目建成投產,首批磷酸鐵鋰方形儲能電池正式下線。該項目是全省首個風光電儲能電池生產項目。目前,一期2吉瓦時磷酸鐵鋰電池項目已建成投產,二期18吉瓦時磷酸鐵鋰電池項目已于2022年8月開工建設,預計2024年底建成投產。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工業總產值200億元,年利稅約3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2000余個,帶動上下游產業鏈聚集效應規模300億元,綜合效益顯著,將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儲能電池生產基地。
為保障項目入園即可安裝設備、試車投產,金昌經開區為項目快速推進創造一切有利條件,不僅提供了6棟鋼結構標準化廠房,還保證“七通一平”全覆蓋。這并不是金拓鋰電第一次享受這樣的“優待”。在金拓鋰電落戶之初,就獲得了金昌市的全力支持。作為省內第一家高容量鋰電池制造企業,金拓鋰電最早投資的日產25萬只鋰離子電池一期項目就跑出了從開工建設到項目投產僅用半年時間的“加速度”。甘肅億鎳(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甘肅金拓鋰電新能源有限公司、甘肅金車儲能電池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哈國斌說:“之所以建設速度這么快,是因為金昌經開區從土地、環評、安評等手續上幫助和支持力度特別大。公司最初的7棟廠房都是免費使用經開區統一建設的標準廠房,為我們節約了很大的生產成本和時間成本。金昌是一片投資的熱土,投資金昌,是我們最正確的選擇。”
今年,金昌市認真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健全服務體系,優化發展環境,以尊商重商親商的一流營商環境助力民營經濟總量規模持續擴大、產業結構繼續優化、發展活力持續增強。
一流的營商環境是民營企業投資興業的沃土,滋養著民營企業發展壯大。而像金拓鋰電這樣的優質民營企業,也帶動著上下游產業項目的快速引入。目前,金昌新能源電池產業所需要的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主材,以及NMP溶劑、碳納米管等配套材料項目已招引到位。金昌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紀檢監察工委書記謝宗華告訴記者:“我們就像解剖麻雀一樣解剖一個電芯的材料構成,27種材料和輔件目前已建成了15種、在建的有12種,本地供給率達到了77%以上,我們將繼續重點引進碳酸脂、六氟磷酸鋰等關鍵材料,力爭到‘十四五’末本地供給率提升到90%以上,為建設全國重要的電池及電池材料供應基地奠定堅實的基礎。”
金昌新能源電池產業實現從無到有、串點成線、擴鏈成網,產業集群初步成形,成為助推金昌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主導產業。聚焦“2+4”現代化產業集群,金昌從基礎配套、要素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給予民營“鏈主”企業重點關注和支持。謝宗華說:“比如在政務服務方面,我們壓縮審批時限和流程,推行‘標準地+承諾制’改革,保障項目拿地即開工,通過支持‘鏈主’企業做大做強,吸附帶動產業鏈上的其他民營企業快速集聚,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產業集群,提升產業鏈韌性和安全發展水平。”
此外,金昌建立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專班制、鏈主企業制,實行領導干部包聯企業制度、“白名單”制度和“六必訪”制度,推行“一對一”全天候、全流程、全鏈條幫辦代辦閉環式服務。以快捷省心的“一窗口”受理、高效安心的“一站式”審批、細致貼心的“一條龍”服務,為民營企業發展聚勢賦能。謝宗華表示,經開區將繼續聚焦打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便捷高效政務環境”“平等保護法治環境”三大環境,繼續推進產城融合和基礎要素保障,持續深化“放管服”和“標準地+承諾制”改革,落實好各項惠企政策措施,推動服務效能“最大化”,切實為企業紓困解難、蓄勢賦能,讓園區民營經濟發展活力不斷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