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1-22
- 點擊:166
- 來源:甘南日報
記 者 張彩霞
通訊員 李 鵬
雖已嚴冬,但臨潭縣洮濱鎮秦關村一座田園特種種植合作社內一派繁忙,一位婦女正忙著將羊肚菌分揀、裝盒……
“2023年的羊肚菌長勢非常好,一畝地收了400多斤、平均每畝能賣兩萬多元呢!”秦關村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田園特種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殷芳高興地介紹。
殷芳是土生土長的臨潭人,艱苦的環境讓她自小養成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的品格。她先后做過客運公司員工、創辦過旅店和餐飲店,2011年又創辦了磚瓦廠,為秦關村貧困婦女提供務工崗位380余人次,成為“巾幗戰斗隊”的一員和遠近聞名的女強人。
2020年12月,她擔任秦關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后,就全身心投入到秦關村的經濟發展各項工作之中。秦關村過去農業主要以當歸、黨參、黃芪等中藥材和小麥、青稞、蠶豆、油菜、土豆等農作物為主,怎樣在有限的土地上獲得更多“紅利”,這是殷芳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一次偶然的機會,殷芳接觸到羊肚菌種植技術,“真能種出羊肚菌來使群眾致富?”她決定嘗試一下。
2022年,殷芳按照“黨建+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進一步發揮秦關村土地資源和自然資源優勢,把田園特種種植養殖合作社的架子搭了起來。
為把合作社真正打造成能夠帶領群眾致富的產業基地,殷芳費了不少心思,籌備資金、租賃土地、參加培訓,多次找到菌類種植專家和縣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學習羊肚菌種植技術,搭建溫室大棚、測量土壤水分和酸堿度、科學計算菌種用量、挖溝渠排水、起壟覆膜……終于,成功種植了羊肚菌60畝,總產量達5000斤。
羊肚菌種植試種成功后,她又利用當地閑置土地,種植了60畝蘆筍。
“有鄉親們的支持和幫助,我把產業才能搞起來,而且我有責任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殷芳一臉自信。
2023年以來,殷芳的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二次分紅、勞務輸轉等方式,解決就業崗位59人,兌現土地流轉及二次分紅8.6萬元,發放勞務報酬25萬余元,帶動秦關村64戶群眾實現持續增收。
取得了成績,殷芳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她深知要全面實現秦關村的振興,光靠這點成績還遠遠不夠。于是,她再一次踏上“征途”,多方考察、仔細斟酌后,她又把目光投向了肉牛產業。她拿出多年的積蓄,又多方籌措資金280萬元投入田園特種種植養殖合作社,積極籌建肉牛標準化養殖基地。項目建成后,田園特種種植養殖合作社年養殖肉牛380頭,年出欄肉牛100頭,將通過吸納就業、帶動種養等方式進一步健全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帶動農戶100戶以上,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