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1-23
- 點擊:169
- 來源:張掖日報
吳?鵬
近日,在甘肅中帛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東樂北灘10萬千瓦光伏項目建設現場,施工人員正在緊張有序作業。“目前正在進行升壓站設備的安裝調試和外送線路架線工作。雖然天氣寒冷,但工作人員仍加班加點趕進度,確保項目盡快投產運營。”項目負責人鄧正通介紹,該項目總投資5.2億元,投運后年上網電量可達2億度,節約標煤5.99萬噸,減少二氧化硫約為20.07噸、二氧化碳約16.45萬噸,節能減排效益顯著。同時,對山丹縣能源產業鏈的建設起到強鏈補鏈作用,帶動山丹縣裝備制造、高新技術制造以及小微企業共同發展。
2023年,面對“難”字當頭的復雜形勢,山丹縣民營企業積極探索新項目和新發展模式,經營主體不斷壯大,民營經濟成績單不斷刷新,釋放出經濟持續回穩向好的積極信號。2023年,全縣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63055?萬元,同比增長?43.1%,宏能煤業、騰達西鐵、天澤農牧、偉力得等一批民營企業聲名鵲起,影響力不斷加強。
科技創新?賦能民營經濟發展新活力
在甘肅展通管業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車間,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自動化數控生產線馬力全開,管材通過自動化作業塑造成型,現場忙而有序。該公司是一家以生產節水管材為主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自成立以來,深化企業內部改革,不斷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精湛的工藝,產品遠銷新疆、青海、內蒙古及甘肅省境內各市州、縣區。
“公司先后被認定為‘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和‘創新型’企業,產品入選全國水利系統優秀產品招標重點推薦目錄。”公司綜合部主任孫小榮介紹,隨著訂單的遞增,公司通過優化生產線、提高生產效率、引進精益管理理念,產能快速攀升。
創新是引領民營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該縣堅持壯大培育創新主體,激發創新活力,按照企業成長路徑,分類指導、精準服務,全面挖掘優質中小微企業資源,持續壯大科技型數量規模,賦能實體經濟發展。至目前,全縣高新技術企業26家,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27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58家。
惠企服務“加碼”?營造暖心營商氛圍
企業揚帆走在前的同時,該縣持續在惠企助企上精準發力,為本地民營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從項目簽約、手續審批到投產運行,山丹縣各級各部門全程跟蹤服務,為我們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2022年2月入駐山丹縣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園的中鈉儲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服務于東樂北灘10萬千瓦光伏項目,僅用5個月時間即投產運營。公司副總經理李新龍對山丹的高效服務連連點贊。
2023年以來,該縣扎實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和對標提升三年行動,持續開展首席服務官和重大項目指揮長負責制,推出優化營商環境促經濟高質量發展“十不準”措施,頒發22個“駿馬獎”和“蝸牛獎”,拿出千萬元“真金白銀”重獎功臣,創新建立民營企業反映問題訴求平臺,全縣367名領導干部包聯企業353?戶,解決問題817個,真正讓企業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溫暖、“雨中打傘”的貼心。
民營經濟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山丹縣緊緊抓住民營經濟這個“牛鼻子”,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服務體系,優化發展環境,持續提升民營企業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民營經濟乘勢而上、奮楫揚帆,彰顯出蓬勃朝氣與滿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