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1-31
- 點擊:161
- 來源:甘肅日報
李振佑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系統闡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本質特征,強調“八個堅持”,其中重要一條就是“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這為進一步明確金融功能定位、推動金融健康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我們要深刻把握新時代金融發展規律,不斷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更好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推進金融主體的多元化發展,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現代金融體系,引導國有大銀行、股份制銀行、地方金融機構立足各自市場定位和特色優勢,有效擴大金融供給,不斷提高社會直接融資額,降低企業資金成本。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緊跟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方向,不斷優化資金供給結構,把更多金融資源用于促進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和中小微企業,努力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加快提升經營管理能力,特別是中小金融機構應立足當地開展金融創新,注重打造自身經營特色,根據區域經濟特點、優勢產業及民營企業在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融資需求,為經營主體提供全鏈條、綜合化的金融服務。
深入推進金融賦能科技創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優化金融服務體系,為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金融支撐。一是有序提升科技企業的信用水平,充分發揮金融機構在信用擔保、信用評級和信用調查等信用中介方面的作用,不斷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對接,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手段,推動搭建科技企業信用數據平臺,探索建立適用于科技企業的信用征集、信用評級和信息共享機制,開創為科技創新、科技企業投放信用貸款的新方式。二是重視科技創新型企業金融服務多元化和鏈條化,加大對財務和資金管理、風險控制以及擔保、咨詢、審計、代理等全鏈條的幫助指導力度,提升科技創新型企業財務規范化水平,提升融資的便利性和可得性。三是幫助企業加強對研發和生產設備、廠房、土地等實物資產以及發明專利等無形資產的管理和評估,推進科技創新型企業無形資產的“有形化”,研究探索針對科技型企業的信貸模式。四是積極引導科技創新型企業優化投融資理念,深耕優勢領域,合理運用信貸資金,不斷增強企業資金實力。
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能明顯降低杠桿率和企業的融資成本,降低金融風險和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要注重補齊金融市場的短板,積極發展直接融資服務平臺和通道,拓展實體企業融資空間;大力發展場外股權市場,完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融資渠道;建立合理的風險資本退出機制,推進其與資本市場的有效對接;大力宣傳推介債券市場創新產品,擴大全省債券發行規模,充分發揮債券融資在支持全省實體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加快農業保險、科技保險體系建設,解決好間接融資抵押擔保難題。
持續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積極轉變發展思路,調整發展戰略,實現業務轉型,加快退出“兩高一剩”行業企業、“僵尸企業”,嚴格規范房地產建筑行業貸款,加大對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低碳、先進制造、“三農”等領域的支持力度。加強對實體經濟發展情況的摸底,有效幫助企業發現經營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給予金融方面的專業指導。切實圍繞實體企業的行業特征、發展階段、金融需求進行細分,為其量身打造特色化產品,并結合宏觀政策的調控方向不斷拓展產品開發領域。持續強化風險管控意識,不斷完善風險治理結構,有效做好職責分工控制,各司其職,及時識別風險,防范化解風險。
作者為省委黨校(甘肅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