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2-02
- 點擊:158
- 來源:張掖日報
? ? ? ?據張掖日報報道?實施農業產業項目42個,打造農業科技示范點45個,建成特色作物種植基地29.3萬畝,馬、牛、羊飼養量分別達2萬匹、4.8萬頭、194萬只,“薯草菜羊馬”五大富民產業質效齊升,山丹現代農業產業園獲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2023年,面對嚴重干旱缺水的實際,山丹縣堅持“以水定產業,以水調結構”發展思路,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用工業化理念、產業化思維做強現代農業,農業產業化生產、規模化發展、系列化加工和企業化管理的覆蓋面越來越廣,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蓬勃活力。
“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與傳統農業種植模式不同,在山丹縣現代農業產業園,5500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溫室內,各色花卉爭相開放,智能控制系統的電子屏上顯示環境、土壤溫濕度、光照強度等數據,完整的傳感系統為作物生長創造最優環境。“產業園運用智慧農業4.0技術,只需一部手機就能實現智能化、高效化、節能化管理。”山丹縣現代農業投資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郭娟說。
同樣,在山丹縣現代肉羊融合發展產業園,一座座整齊劃一的標準化羊舍里,膘肥體壯的肉羊悠閑進食。標準化的管理、專業化的生產、產業化的經營,進一步推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羊舍的自動化程度很高,除了操作器,羊的飼喂、清糞和消毒等工作都是機械化、智能化操作,不僅節省了人工,養殖效益也有了很大提升。”山丹怡泉農牧有限責任公司廠長范永河介紹。
生產標準化是現代農業產業邁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神禾農業3萬噸果蔬精深加工生產線,一顆顆西蘭花經過清洗、漂燙滅菌、瀝水、速凍到打包裝車,整個過程只需半小時。甘肅神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寧巨忠介紹,公司農產品精深加工已實現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精細化、集群化發展。
從政策到資金,再到人才和市場宣傳,該縣全力推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持續拓寬增收渠道,加快構建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2023年,累計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46個、“甘味”企業商標品牌9個,11個農特產品榮獲第二十二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和中國(西部)特色農產品博覽會金獎,寺溝村農超農牧科技公司辦理了全市第一個高原夏菜出口許可證,正明種植有限公司被授予“國家級生態農場”稱號。(吳?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