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2-19
- 點擊:113
- 來源:甘肅日報
2023年10月29日,通定高速全面建成通車,通渭縣實現高鐵、高速“雙通”,對促進全縣特色優勢產業壯大,帶動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張文博
在山丹縣種薯生產企業與培黎職業學院合作共建的馬鈴薯組培中心培養室內,工作人員和學生將馬鈴薯組培苗運往智能玻璃溫室定植。“三抓三促”行動開展以來,山丹縣加大院企合作力度,推動產業發展。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王將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田麗媛
“三抓三促”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各地咬定目標不放松,鉚足干勁再加壓,聚焦擴大招商引資、推動項目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等重點任務,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抓學習、抓執行、抓效能,以只爭朝夕的責任感促提升、促落實、促發展,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步伐堅實鏗鏘。
多措并舉?招大引強
走進華亭工業園區中小企業產業園的聚丙烯高值化產業園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廠房內安裝機械、調試設備,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2022年,平涼市將煤炭分質轉化利用產業鏈作為首位產業重點推進。作為我國重點產煤基地骨干礦區,華亭市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投資5.2億元實施聚丙烯高值化產業園項目。到春節前,已引進企業3戶,入駐廠房9棟。
“三抓三促”行動開展以來,華亭市瞄準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區等重點區域,緊盯“中字頭”“國字號”“500強”等重點企業,聚焦當地優勢、建設目標等,招引一批與產業結構匹配、可集聚鏈條的龍頭企業。采取駐點招商、節會招商、鄉情招商、金融招商、線上招商等方式,主動“走出去”拜訪客商,在重點區域布設招商引資服務基地,充分利用在外華亭籍成功人士“人脈”開展投資促進活動,創新開展“云推介”“云洽談”“云簽約”“云服務”等線上招商及項目服務活動,一批事關大局、事關民生、事關長遠的重大項目取得實質性突破。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是事關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工程。
2023年2月召開的甘肅省招商引資大會,吹響了全省招商引資“沖鋒號”。省里制定下發《甘肅省招商引資工作考核辦法(試行)》,調整成立由黨政“一把手”任雙組長的省市縣三級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累計會見760家優強企業,17名省級干部分區域聯系31個省區市和港澳臺招商工作,先后帶隊赴福建、浙江、港澳等地專題招商26場次,簽約合同項目252個、金額1273.46億元。
全省各地把“三抓三促”行動作為有效抓手,深入開展“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各市州、蘭州新區,各鏈長執行部門和縣區主要負責同志,帶頭謀招商、跑企業、找項目。2023年,累計“走出去”考察推介3230次,“請進來”招商對接近4100次,形成了大引資、引大資,大招商、招大商的火熱局面,全省共實施省外招商引資項目4452個,到位資金5961.27億元,同比增長41.78%;簽約金額10177.11億元,同比增長44.09%,有力助推了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酒泉市修訂出臺一系列措施,搭建起了“四梁八柱”的招商體系,市財政每年安排1500萬元招商引資專項資金,對招商引資工作前三名的縣市區給予獎勵,對招商部門單列招商經費,對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上浮年終考核評優比例,有效激發了全市上下抓招商的積極性,招商引資綜合考評連續五個季度位居全省第一。
平涼市緊盯“三類500強”和行業頭部企業,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提早行動,帶隊赴多地考察招商,加快引進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項目,列出投資機會、目標企業、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定制化政策支持“四張清單”,推行“紅黃藍”預警“五項機制”,隨機抽查招商引資項目實施和資金到位情況,高質高效落實各項任務。
慶陽市將全年招商目標任務分解下達到各縣區、市管工業園區(集中區)和部門,明確黨政主要負責人為招商引資第一責任人,研究制定招商引資考核獎勵辦法,引導各級各部門齊抓共管,共同招商引資,圍繞打造綜合能源、油煤氣化工、數字經濟、裝備制造四條千億級產業鏈,各級各部門著力推動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
金昌對全市總投資大于5000萬元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根據項目進度實行“綠、藍、橙、紅”4種色卡分類管理、動態調整,高效推進優質項目落地。
蘭州、隴南、甘南、蘭州新區等地開展小分隊招商、駐外定點招商,依托市政府駐外機構或設立重點地區招商機構,采取“先研究、后篩選、再對接”的方法,摸排招商線索,主動上門對接,切實提高招商成功率和精準度。
全力推進?聚勢賦能
發展是第一要務,項目是第一支撐。
在“三抓三促”行動中,慶陽市西峰區創新模式,將種植業產生的秸稈作為養殖業的飼料和菌業的袋料,將養殖業產生的糞便作為種植業的肥料和菌業的袋料,將菌業產生的廢料經過分解處理后作為種植業和養殖業的肥料和飼料,形成種、養、菌“三元雙向”閉環循環,推動農業提質增效。
為高質量打造好菌業這關鍵一環,西峰區招引慶陽晶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建設黑木耳菌種選育基地示范項目。目前,已新建育種、培養、試驗種植大棚50座,日產黑木耳菌棒10萬袋,帶動500多戶群眾參與產業發展。
“目前我們累計生產黑木耳菌袋800萬袋,產值1600萬元,直接經濟效益400萬元?!睉c陽晶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徐永久說。
西峰區努力在菌業與種植業、養殖業三個產業之間雙向閉合循環上下功夫,不斷提升產業比較效益,推動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農業體系。招引正大集團、居立果業、山東壽光鴻帝蔬菜等農業龍頭企業,帶動群眾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初步構建起多種經營主體多元發展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西峰區發展“三元雙向”循環農業是全省各地深入落實“三抓三促”行動、推動農業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三抓三促”行動開展以來,省農業農村廳聚焦做好“土特產”文章,全力調結構、樹品牌、促融合、強龍頭,開展優勢特色產業省級抓點示范行動,全省設施農業面積達到190萬畝,六大特色產業呈現出結構趨優、規模擴大、效益提升、集聚發展的良好態勢。同時,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開展招商引資活動427場次,全省農業招商引資簽約項目822個、簽約額764億元,開工項目779個,開工率95%,累計投產項目337個,新增轉規農產品加工企業59家、營收過千萬元農產品加工企業107家。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走進玉門市中核玉門新奧“光熱+”示范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集熱廠支架的施工。
“項目總投資49億元,總裝機容量70萬千瓦,建成后,年上網發電量約17.6億千瓦時,年銷售收入約5.3億元,減排二氧化碳約135萬噸?!庇耖T新奧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銳說,截至目前,40萬千瓦光伏項目和20萬千瓦風電項目建設任務已完成,計劃年底并網發電,10萬千瓦光熱項目正在進行集熱場反射鏡支架安裝工作。
距離該項目不遠處,總投資16.8億元的玉門750千伏變電站建設工程項目也在全力推進。
玉門750千伏輸變電站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省電力公司重點支持的能源消耗送出項目,建成之后對于酒泉地區的新能源送出消納將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玉門市深入開展“三抓三促”行動,大力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不斷延伸壯大新能源產業鏈條,共實施新能源項目21個,總投資302.66億元,已開工建設19個。截至目前,全市各類電力裝機累計達到553.9萬千瓦,累計發電量597億千瓦時,已建成330千伏升(變)壓站8座、110千伏升(變)電站21座,“風光”資源優勢正在加快向產業優勢轉化,為玉門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放眼全省,各級黨員干部把“三抓三促”行動與做好本職工作、推動事業發展緊密融合在一起,深入基層一線、項目現場,優服務、強保障,推動重大項目建設爭分奪秒,快馬加鞭。
靠前服務?提質增效
招商引資,“走出去、招得來”是基礎,“落得下、發展好”是關鍵。
全省上下落實“三抓三促”行動要求,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制定印發《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方案》《領導干部包抓聯招商引資企業工作方案》,建立完善重大項目省級干部包抓聯、“六必訪”“白名單”等工作機制,做到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建設全天候、全流程、全鏈條、全周期服務。同時,組織開展優化營商環境不優問題專項整治,推動化解全省重大項目遺留問題,依法依規受理處置企業投訴,保障企業合法權益,確保簽約項目落地見效。
“落戶高臺以來,我們深刻感受到當地一流的營商環境,也享受了‘只要企業定了干,一切手續政府辦’的服務?!备拭C燕塘傳祁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楊龍說,目前公司存欄奶牛4200頭,每天生產鮮奶68噸。
甘肅燕塘傳祁牧業有限公司是高臺縣招引建設的重點畜牧企業。自項目落地以來,當地相關部門積極幫助企業解決供水、用電、檢疫、交通運輸等各方面需求,有效推動企業的建成投產。
在“三抓三促”行動中,高臺縣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在政務大廳開設“企業開辦專區”,實現企業開辦“零成本”;當好“店小二”,著力破解企業反映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嚴格落實項目“幫辦代辦”機制,全面推行“一網通辦”,為招商引資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營造了重商興商、親商愛商、護商安商、利商富商的良好環境。
成事興業,實干為要。
武威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企業開辦流程,將企業設立登記、印章刻制、發票申領、參保登記、公積金繳存、銀行開戶等流程,壓縮至1個環節,1個工作日辦結,讓企業領照即可經營。依托“甘快辦”客戶端,拓展個體工商戶“秒批”系統適用范圍,指導企業使用掌上注冊通移動端,推行“一件事一次辦”,實施“網上辦、快速辦、零見面”辦照。2023年,全市新增經營主體2.4萬戶,增長25%。
隴南市持續深入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數字政府服務能力提升百日攻堅”行動,實現更多事項“一網通辦”“全程網辦”;建成法治化營商環境投訴監督中心,開通12345熱線“隴商通”企業服務專線;強化公共資源交易能力建設、提升公共資源配置效率,公共資源交易量居全省第一位;建立“政金企”常態化對接機制,推動民營經濟發展,認真落實不來即享、不中即享惠企政策。
清水縣成立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明確4個方面31項具體攻堅任務,圍繞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創新環境、要素環境5個方面全面發力,組織業務素質高、綜合能力強的青年干部組成服務團隊,開展“一戶一策”個性化輔導,幫助中小微企業熟悉掌握、用好用足稅收優惠政策,全面落實“包抓聯”“六必訪”“白名單”“企業家日”等制度,健全“政銀企”聯席會議制度,協調落實涉企貸款,幫助企業解決難題。
……
經濟發展提質增效、招商引資遍地開花、重點項目高歌猛進……隴原大地,處處跳動著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搏,涌動著爭先創優的奮進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