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2-23
- 點擊:109
- 來源:民族日報
據民族日報報道 2023年,我州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思路,以“興林富民”為目標,采用林菜、林菌、林草、林藥、林花、林畜、林禽、林蜂、林產品采集加工和森林休閑旅游等模式,積極鼓勵國有林場、林業企業、林農探索發展林下經濟,全力推進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全州累計利用林地面積30.25萬畝,實現產值3.95億元。
林下種植業不斷壯大,實現產值約2.79億元。圍繞全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堅持林藥、林菌、林果、林菜、林草相結合的模式,以全州國有林場,臨夏縣北塬鎮、河西鄉,東鄉縣河灘鎮、唐汪鎮,永靖縣三塬鎮、峴塬鎮,和政縣松鳴鎮等為主的區域,大力發展以種植藥材、牧草、食用菌和蔬菜等為主的林下種植業,加快富民產業培育,促進農民增收,全州林下種植利用林地面積達23.89萬畝。
林下養殖業優勢明顯,實現產值6600余萬元。我州堅持宜養則養、種養結合原則,以各縣市國有林場、林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林農為主的經營主體,大力發展以林下生態養雞、養蜂、設施養牛及養羊等林下養殖業,全州林下養殖59.19萬只(頭)。
林下采集業不斷興起,實現產值約1771萬元。我州獨特的地理位置、陰濕的氣候條件,給野生菌類生長創造了良好的自然條件,為群眾撐開了增收“致富傘”。同時,充足的光照條件和高海拔氣候成為當歸、金銀花、黨參等中藥材的適生區,有效推進林業增效。
森林景觀成效初現,實現產值3275萬余元。依托全州12個國有林場和太子山旅游風情大通道沿線、劉家峽庫區環庫路,大力發展森林旅游、農家樂、森林人家等旅游休閑、餐飲、零售業202家。(記者?陳禮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