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2-26
- 點擊:105
- 來源:甘肅日報
蘭州新區北站物流園。蘭州新區報記者?丁凱
平涼市涇河川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工人采摘無土栽培技術種植的乳瓜、串西紅柿。該園區引進省水省肥、節省人工的無土栽培技術種植蔬菜,取得良好效果。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黃蔚林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謝曉玲?彭雯?徐俊勇?白永萍
一座座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一項項新項目建成投產,一個個新產品源源不斷下線……全省大大小小的產業園區一派火熱繁忙景象。
去年以來,我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力推進園區招商,推動項目加速落地,全力打造投資“洼地”發展“高地”,激發企業發展活力,聚力打造國內一流的現代產業園區,為全省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聚焦延鏈補鏈,做大做強產業集群
2023年11月,全省首個風光電儲能電池生產項目——甘肅金拓鋰電新能源有限公司2吉瓦時磷酸鐵鋰方形儲能電池生產項目,在金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投產,首批產品成功下線,填補了省內儲能電池的市場空白。
甘肅金拓鋰電新能源有限公司是落地金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新能源電池產業鏈的鏈主企業。“在投資儲能電池領域之前,金拓鋰電新能源有限公司已經擁有了金昌市首條18650圓柱形鋰電池生產線,產品遠銷國內外,為眾多電動車企業提供動力支撐。”甘肅金拓鋰電新能源有限公司技術總工程師王海文說,“金昌礦產資源豐富,新能源電池材料及電池產業所需的原材料本地化供給率達到77%以上,具有發展相關產業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我們生產電池所需的銅箔等原材料,上午下訂單,下午就可以送到生產線,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借助獨特的資源優勢和基礎材料規模優勢,金昌市集中精力打造“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電池2個千億,數字經濟、化工循環、資源綜合利用、高品質菜草畜4個百億”的“2+4”現代化產業集群。
圍繞金昌“2+4”產業鏈延鏈、補鏈、擴鏈、強鏈需求,金昌經開區實施精準招商,梳理出121項投資項目機會清單,編制產業鏈全景圖,逐個鏈條拆解分析,找準鏈上斷節點和空白點,將鏈上的材料具體到項目上,將項目鎖定到目標企業上,確保招商更加精準。
“標注綠色的是已建成項目,藍色的是在建項目,紅色的是擬引進項目。”金昌市副市長、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馬國開指著“金昌市新能源電池產業招商圖譜”說,“這是我們為實現精準招商、靶向補鏈而繪制的招商圖譜,產業鏈各階段需要哪種類型的企業一目了然,缺什么就招什么,缺多少就招多少,確保精準引進優質企業和優質項目,加快構建結構優化、功能完善、附加值高、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形成集群發展的產業生態。”
去年以來,依據產業鏈圖譜和全景地圖實施精準招商,金昌經開區大力開展“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引進廈門國貿、物泊科技等9家行業頭部企業落地,新引進招商引資項目35個,總投資達184.8億元。2023年,金昌經開區招商引資到位資金80.18億元;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5億元,增長15%;規上工業總產值1620億元,增長21.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7.4億元,增長22%……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省國家級經開區首位,在全國230個國家級經開區中排名第65位,被授予“2023中國經濟十大最具投資價值開發區”榮譽稱號。
與金昌一樣,全省各地產業園區千方百計“走出去”“請進來”招商引資,為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白銀西區經濟開發區拓展招商渠道,改進招商方式,細化招商服務,圍繞建鏈強鏈補鏈延鏈,實施精準招商、以商招商、節會招商,大力發展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加工等主導產業,對具有重大影響的園區行業領軍企業做好做足企業包裝推介工作,去年一年招商引資企業投資超過10億元。
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堅持常態化“走出去,請進來”招商模式,著力推動園區營商環境“大優化”、招商引資“大突破”、推動項目落地“大提速”,2023年新建和續建項目累計到位省外資金1.236億元。
……
加強要素保障,不斷提升發展能級
冬日,走進位于白銀西區經濟開發區銀西產業園的甘肅銀高儲能科技有限公司8吉瓦時磷酸鐵鋰電池項目現場,塔吊林立、工人忙碌,鋼結構的廠房已初具雛形。
“我們去年3月拿地就開工了,項目占地354畝,分兩期建設,包含4吉瓦時磷酸鐵鋰儲能電池和4吉瓦時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兩條生產線,現在正在建的是一期的儲能電池生產線及其配套設施,預計今年7月建成投產。”甘肅銀高儲能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管理中心主任丁守友說。
銀高儲能是白銀西區經濟開發區重點引進和打造的銀西產業園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的鏈主企業。為推動項目順利落地,白銀西區經濟開發區圍繞該項目積極開展產業鏈招商,全力保障產業要素。
“我們‘一對一’包抓以銀高儲能為代表的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列出推進任務清單和承諾優惠政策清單,明確時間節點,全力以赴推動項目落地實施。”白銀西區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投資促進局局長李建坤告訴記者,“根據銀高儲能發展所需的原材料、上下游產業、企業和產品,我們多方搜集招商信息,精準引進項目,積極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牽線搭橋。”
銀高儲能項目建成后,將帶動主要原材料本地供應鏈快速增長,推動白銀市電池正負極材料產業發展壯大,促進白銀市鋰電池產業輔助材料項目落地發展。
放眼白銀西區經濟開發區,其他招引項目也都在火熱生產與建設中:白銀有色年產20萬噸高導新材料項目一期已經正式投產;康視麗隱形眼鏡項目第一條生產線正式投產、第二條生產線試生產;宏達精益一期續建項目車間即將封頂……
2023年,白銀區統一招引項目,大力開展“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圍繞循環化工及生物醫藥、有色金屬及新材料、新能源等“2+6”產業鏈,建立招商引資項目庫。新簽約項目31個,簽約金額193.11億元,其中,入庫項目15個,簽約金額41.45億元,簽約額增速15.72%,開工率100%,當年新引進項目完成到位資金37.23億元,資金到位率89.82%;累計完成到位資金44.07億元,同比增長23.16%。
去年以來,我省各地積極用好園區集聚平臺,大力發展“飛地經濟”,加強園區能源、資金、技術、人才、土地等要素供應,以高效要素保障為經濟發展賦能,全面提升園區承載力、吸附力和發展能級,加快釋放園區發展潛能。
金昌市探索實施“標準地”出讓制度,將工業用地打造成企業能夠“拎包入住”的“標準地”,有效解決企業用地評價事項多、評價時間長、評價部門多等制約項目落地的問題。
“‘標準地’改革后,企業投資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產’,審批效率提升近60%。”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自然資源局局長劉濤介紹。
工業用地成本是決定招商引資和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今年以來,我省以有效促進投資落地和經濟“穩增長”為目標,以推進建設用地審批“放管服”改革為抓手,出臺《強化土地要素保障促進招商引資項目盡快落地的若干措施》,推出“強化空間規劃保障”“提高用地審批效率”“強化土地供應”三部分10條具體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招商引資項目用地服務保障水平,促進招商引資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
同時,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撬動效應,各地加強銀政企對接,采取銀團貸款、股權投資、產業基金、上市融資等方式,有效激發銀行資本、民營資本和社會資本的投資活力,形成多元化投融資機制。
白銀區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首次從北京眾智佳華農業公司引進最先進的魚菜共生系統,通過生態循環模式進一步減少大棚營養液肥料用量,還成為科普教育基地。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田蹊
集聚全程服務,傾力護航項目發展
“園區設立項目服務專班,全程代辦項目手續,在受理企業入園申請及立項備案、項目選址、用地審批等程序上做到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務。從項目洽談到開工,只用了30多天。”協和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甘肅分公司副總經理張小龍在嘉峪關工業園區新型儲能電池Pack智能制造基地項目開工儀式現場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2023年,嘉峪關工業園區(高新區)管委會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2項,簽約金額548.9億元,新盤活生產企業11家,新落地項目26個,實現產值5.1億元,新建成投產項目19個。
一個個數據,折射出嘉峪關市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持續向好。
近日,在嘉峪關市嘉北工業園區,酒鋼集團宏晟電熱公司3×6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干勁十足,一派繁忙景象。
“3×6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是繼宏晟新能源12兆瓦分布式光伏項目建成投產后的又一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增加酒鋼集團綠電比例,降低高載能單位用電成本,推進能源結構多元化發展和企業綠色低碳轉型。”宏晟電熱公司新能源分公司黨支部書記亓杰說,在嘉峪關工業園區“一站式”“保姆式”的貼心服務下,經過70余天的奮戰,項目已于2023年12月底實現2個子陣并網發電目標。
“不論是營業執照、備案等手續,還是規劃選址、用地申請等業務,只要項目能落地,手續政府幫著辦。”嘉峪關市工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園區嚴格落實重點項目代辦制,用良好的營商環境讓企業放心扎根,安心發展。
2023年以來,全省各級各有關部門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各產業園區把著力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擴大招商引資的突破口,在園區規劃編制、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優化企業服務機制等方面不斷發力,降低企業開辦費用和加快項目手續辦理,優先保障重大項目用地,并以“店小二”式的貼心服務,為項目落地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務支持,全面落實“最多跑一次”的服務承諾,全力打造“辦事效率最高、服務質量最優、群眾獲得感最強”的營商環境。
“公司能順利入駐工業園區、迅速投入生產,離不開當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全程服務。”甘肅北方鑫達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趙俊紅感慨道,“從設備安裝到投產試運營,我們僅僅用了1個月的時間。”
甘肅北方鑫達玻璃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入駐天水市清水縣紅堡生態工業園區,是園區2023年重點招商引資企業之一。
“在招商引資方面,清水縣紅堡生態工業園結合‘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制定了《工業園區企業入園獎勵優惠辦法》,推行‘1+1+N’小分隊招商模式,已引進山東諸城外貿、甘肅君實中藥材等11家企業落戶園區。”清水縣工信局工業股股長馬瑞說。
清水縣按照“建園區、聚集群、優環境、抓招商、夯基礎、補鏈條、擴總量、增效益”的發展思路,聚力打造“六大工業產業集群”,加快構建具有清水特色優勢的現代工業體系,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與此同時,清水縣還出臺了工業企業高質量發展“一企一策”任務清單、領導干部包聯工業企業制度、“白名單”制度、“六必訪”制度等政策性文件,從財稅支持、金融服務、產業發展、要素保障等方面強化政策扶持,全力推進園區質效和產業發展雙提升。
“縣工信部門全面落實國家、省、市各項紓困解難政策措施,著力打通園區企業生產用工、原材料供應、產品銷售等方面的堵點難點,力保經營主體和供應鏈穩定,切實增強實體經濟的支撐力。”馬瑞說。
隨著營商環境優化,更多“蝶變”在清水縣悄然發生:積極實施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打造以紅堡現代農業園區、食用菌和花卉產業園區為“花蕊”,示范村產業園為“花瓣”的農業園區模式,輻射帶動五大產業示范片帶規模化、集約化、園區化發展;成功創建清水縣省級核桃現代農業產業園、市級食用菌現代農業產業園……
這些變化,都是我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有力舉措的縮影。
未來,我省將進一步聚焦“優營商、激活力、促發展”,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持續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