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3-28
- 點擊:102
- 來源:隴南日報
隴南日報通訊員?張旭暉?梁云霞
近年來,西和縣何壩鎮結合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梳理提煉出了何壩鎮“12367”工作思路,堅持糧食為先、產業為重,政府支持、市場主導的基本原則,突出“一薯一菌一半夏、一糧一養一林果”的“六個一”特色產業發展,建設產業強鎮,助力鄉村振興。
陽春三月,萬物競蘇,何壩鎮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春耕備耕的繁忙場景。山上的中藥材基地里,犁地翻土的機器聲響徹山谷;壩里的塑料大棚內,農戶忙著施肥育苗。
鄭溝村和藺集村的周圍山地是何壩鎮撂荒地整治的重點區域,經過整治,昔日的撂荒地變成了中藥材基地。近日,在鄭溝村的高廟山中藥材基地里,村民正忙著種植半夏,大塊田間大型的拖拉機翻土、播種、刨平一次成型,小塊地頭微耕機翻土梨渠、人工播種刨平,機器和人工的默契配合銜接的行云流水。
在何壩鎮麥川村的西和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民旺馬鈴薯專業合作社育苗大棚內,村民利用全自動育苗機有序開展辣椒育苗工作,大家有條不紊地忙著配制營養土、裝穴盤、點種、擺盤等,大棚里的繁忙景象勾勒出一幅春耕備耕圖。據了解,正在育的是辣椒苗,辣椒育苗結束后就開始陪育馬鈴薯原原種,為全縣大部分鄉鎮的種植基地提供種苗。
“我鎮以建設產業強鎮為契機,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努力挖掘以半夏為主的中藥材主導產業價值,不斷拓展產業動能,有效增加了農產品附加值。同時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以廣鴻中藥材、和旺半夏等龍頭合作社為引領,發展半夏等中藥材種植3000畝,并嚴格按照全縣種植業發展規劃,全鎮種植訂單辣椒500畝、萬壽菊2200畝,目前已和各村進行對接,分解任務,確定地塊,備耕備種,通過產業發展帶動經濟發展,夯實鄉村振興基礎。”何壩鎮副鎮長張早育介紹說。
同時,何壩鎮以“十佳合作社”為抓手,完善集“科研—制種—繁育—種植—銷售”為一體的馬鈴薯產業體系和“制菌—養菌—種植—銷售”的菌菇產業體系,逐步形成了以馬鈴薯良種繁育為主,半夏、黨參、板藍根、黃芩、荊芥等中藥材,油菜、萬壽菊等種植業,食用菌、大棚蔬菜等高效農業,牛羊豬雞蜂等養殖業和矮砧密植蘋果為副的“一主多副”產業發展格局。
對于何壩鎮建設產業強鎮的未來規劃,張早育說:“我們將以建設產業強鎮為抓手,在半夏為主的中藥材主導產業發展上系統謀劃、全力推進,強化保障、狠抓落實,著力推進全鎮農業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為鄉村全面振興夯實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