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3-29
- 點擊:95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王思璇?通訊員?汪凌云
春回大地暖,沃野復蘇。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大好時節,行走在隴西縣的鄉間村落,果蔬大棚壟壟相連,農機器械隆隆轟鳴,一幅幅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的圖景鋪展開來。
在菜子鎮淺河村日光溫室里,綠葉掩映間一個個桃紅帶露、晶瑩剔透的草莓、圣女果,令人垂涎欲滴,務工群眾正在井然有序地采摘、分揀、裝箱。
“結合當地土壤濕潤、土質疏松的有利條件,村黨支部引進企業,建成了22座蔬菜大棚,主要發展‘釜山88’圣女果、品字形高架草莓等現代高效農業,帶動村里100余人就地務工增收,村集體經濟全年增加了20多萬元。”淺河村黨支部書記王隴軍說。
近年來,隴西縣采取支部謀劃“尋路”、書記先行“探路”、黨員跟進“帶路”的方式,構建黨支部、企業、黨員、農戶“四方”利益聯結機制,將黨員群眾緊緊“吸附”在產業鏈上,帶動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7.8%。
“轟轟轟……”福星鎮龐家岔村振文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新建的高標準梯田地里,機聲隆隆,農機手們正熟練地駕駛著一臺臺農機來回穿梭,翻地、播種、施肥,平整土地、施肥投苗,合作社里呈現著一派繁忙的農耕景象。
龐家岔村的振文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村里的黨員能人劉振文負責創辦的,指導村民們標準化種植中藥材。“去年我家的中藥材賣上了好價錢,收入10多萬元,比之前高了近一倍。今年我還要多種點,爭取有個好收成。”正在地里勞作的村民高興地說。
據了解,隴西縣通過黨員能人組團帶動、黨員責任區幫帶、黨員先行承包示范等方式,引導219名黨員致富能人創辦經濟組織78個,建設產業基地54個,扶持2600余名有能力的黨員每人發展1個致富帶富項目,帶動2至3戶低收入群眾增加收入,構建形成了“一人帶一戶、一戶帶一片、一片帶一村”的帶富共富鏈條,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