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4-29
- 點擊:69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董文龍
項目建設爭分奪秒,春耕備耕熱火朝天,文旅市場不斷升溫……時下的酒泉,處處春意盎然,升騰無限希望,吹響新一年高質量發展“沖鋒號”。
酒泉市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部署要求,全力以赴促產業、育平臺、強保障,已形成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繁榮興旺的縣域經濟發展新局面,一幅強縣富民的美好畫卷徐徐展開。
工業優先強支撐
連日來,瓜州寶豐多晶硅上下游協同項目建設正酣,各施工單位鉚足干勁,不斷刷新項目建設“進度條”。該項目總體規劃建設35萬噸工業硅、年產30萬噸多晶硅和50吉瓦拉晶切片、30吉瓦電池組件生產裝置,并配套建設15吉瓦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站。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335億元。
“一期硅材料項目已產出電子級產品,風電項目今年1月已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并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瓜州寶豐硅材料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亮亮說。
肅州區聚焦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形成“龍頭企業+孵化”的共生共贏生態,規上工業企業達120家。玉門市成為承接東中部化工產業轉移的首選地,總投資410億元的巨化高性能硅氟新材料一體化項目開工建設,引進世界“500強”之一的陜煤集團完成對浩海煤化的兼并重組,依托石油化工、煤化工產業引進精細化工項目126個,形成醫藥中間體、農藥中間體精細化工產業集群。瓜州縣寶豐一期硅材料、寰泰儲能裝備制造等項目建成投產,風電并網裝機容量突破千萬千瓦,能源、新材料及裝備制造、煤化工等產業挺起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脊梁。
近年來,酒泉市堅持把工業作為強縣域的重中之重,壯大產業集群。工業經濟由過去的“一油獨大”向以新能源及裝備制造產業、現代化工產業、礦產品精深加工產業等主導產業為主的多點支撐轉變。截至2023年年底,新能源裝機規模達2700萬千瓦,居全國地級市前列,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6%。
農業筑基增效益
近日,從2024中國種子(南繁硅谷)大會傳來好消息,肅州區與安徽、遼寧、河南等地多家種業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簽約總金額18.5億元。
酒泉市是農業農村部認定的區域性蔬菜良種繁育基地,是全國最大的蔬菜、瓜類、花卉種子生產基地。2023年,全市制種面積達到67.5萬畝,各類農作物種子總產量達1.42億公斤,出口蔬菜花卉種子800萬公斤,占全國一半以上,種業產值達42億元。
不僅如此,近年來,酒泉市依托豐富的光熱資源和可開發利用的戈壁荒灘,通過招商引資、政策扶持、激勵引導,吸引700多家農業企業發展現代設施農業。以肅州區為核心區,玉門、金塔、瓜州、敦煌為優勢區,建成以日光溫室、鋼架大棚為主的戈壁設施農業20.2萬畝,建成萬畝種植園區12個、千畝園區32個,帶動全市種植優質蔬菜62.7萬畝,年產番茄、辣椒、西甜瓜等鮮食農產品400萬噸。
酒泉市堅持“一縣一特色、全市一盤棋”的發展思路,實施優勢特色產業培育行動,主攻現代制種、高效蔬菜、綠色畜牧三大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形成肅州種業和高效蔬菜,金塔肉羊和肉蓯蓉,玉門、瓜州枸杞、蜜瓜,敦煌葡萄和李廣杏,肅北、阿克塞以草食畜為主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現代農業對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筑基增效作用逐漸顯現。
文旅賦能添活力
近日,距離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最近的縣城金塔成為旅游熱門目的地,縣城賓館客房預訂“一房難求”。金塔縣搶抓良機,推出航天之旅活動,包含航天研學、弱水環流景區沙漠越野等系列文旅活動,吸引八方游客。
4月中旬,酒泉市鄉村文化旅游季啟動儀式在肅州區金佛寺鎮觀山口村拉開序幕。金佛寺鎮種植杏樹面積萬畝以上,隨著杏花進入盛花期,杏林里暗香浮動,滿目皆景,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樂享燦爛春光。
“我們以杏花賞花季活動為契機,舉辦特色產品展銷、古裝服飾體驗、篝火晚會,讓游客感受鄉土風情、體驗鄉村旅游的別樣趣味?!苯鸱鹚骆偽幕糜畏罩行闹魅挝蝴悩s說。
同時,隨著天氣漸暖,敦煌旅游熱度不斷升溫,敦煌莫高窟景區花紅柳綠,吸引了眾多游客。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莫高窟景區今年接待游客17.12萬人次,同比增長49.5%。
近年來,酒泉各縣市區深度挖掘縣域文化旅游優勢資源,穩步推進旅游景區建設提升、文化高地打造、業態培育等九大工程。鳴沙山·月牙泉、瓜州玄奘之路戈壁徒步文化體驗活動分別入選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體育產業示范項目,富康天寶、陽關等景區成功創建為全國研學旅行基地,玉門紅色油田景區獲批省級文旅融合發展試點,大敦煌文化旅游經濟圈建設火熱。2023年,鳴沙山·月牙泉景區接待游客379萬人次。全市旅游人數達460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88億元,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10%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