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6-04
- 點擊:32
- 來源:天水日報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王琴
今年以來,我市搶抓麻辣燙火爆“出圈”的機遇,以打造“天水麻辣燙+”模式為牽引,以建設果菜畜藥高品質現代化特色農業先行區為目標,全力保障麻辣燙蔬菜有效供給,構建鄉村特色旅游新業態,全鏈條推動鄉村產業、鄉村旅游同步“長紅”,促進了天水乃至全省“甘味”特色農產品火爆全網,實現了鄉村振興“開門紅”,為贏得“全年旺”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點發力強化麻辣燙蔬菜穩產保供。一是抓蔬菜生產。全力保障天水麻辣燙蔬菜需求,全市共繁育蔬菜種苗2.4億株,建成蔬菜鋼架大棚2706座,改造提升設施大棚2350畝,蔬菜播種面積、產量分別達78.33萬畝、134.82萬噸,居全省第二。二是抓調度保供。進一步加強“菜籃子”產品生產調度、市場運行監測,速生葉類菜品、菌類和土豆、手搟粉等日均供應量3084噸,有效保障了“菜籃子”產品產得出、調得來、供得上。三是抓安全監管。以“產出來”和“管出來”的兩手硬措施守牢蔬菜質量安全底線,全市組織抽檢蔬菜樣品1496個,抽檢合格率達100%。
三措并舉助推特色農產品火爆“出圈”。一是依托主流媒體強宣傳。中央電視臺、新華網等央媒及所屬新媒體平臺發布涉及天水麻辣燙及甘谷辣椒、天水花牛蘋果、天水蔬菜、秦州大櫻桃、麥積花椒等相關報道580余篇(條),全網累計點擊量380多億次。央視大型鄉村文化綜藝節目《鄉村大舞臺》欄目組在天水拍攝“天水好物節”。邀請國內各大電商平臺、網紅大咖、名人明星等現場播銷天水農特產品,形成了產地和終端、省內和省外、線上和線下、傳統媒體和新型媒體相結合的聯動宣傳大格局,極大提升了天水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二是迅速搭臺建網促銷售。成功組織舉辦天水麻辣燙“吃貨節”,加強與省內外兄弟城市對接聯系,廣泛開展美食制作、特產展銷、非遺展演等活動,建成天水農產品品牌運營中心和電商直播基地,吸引省內外30多個城市的300余家經營主體及商戶來天水展示展銷農特產品700余種,有效推動了天水特色農產品走向國內外大市場、大終端。甘谷辣椒成交額同比增長15倍,天水辣椒面、天水油潑辣子成交額同比分別增長185%和196%。三是突出特色優勢樹品牌。借力麻辣燙高光時刻,突出甘谷辣椒、麥積花椒、武山蔬菜等麻辣燙“靈魂伴侶”農產品的品牌宣傳,打造特色優勢農產品“金字”招牌,全市累計培育天水花牛蘋果、秦州大櫻桃、秦安蜜桃等“三品一標”農產品品牌394個、“甘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5個、企業商標品牌73個、農產品中國馳名商標7個,構建了“三品一標”品牌+“甘味”品牌+市縣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商標品牌的四級品牌矩陣。
三輪驅動加快農文旅深度融合。一是以食為媒加快鄉村旅游發展。新推出農事體驗游、石窟文化游、主題研學游等鄉村旅游精品線路16條。深入開展景區景點提質行動和全域鄉村旅游舒心行動,加快“和美鄉村”及田園綜合體建設,激發鄉村旅游新動能。積極組織“果樹認購”活動,弘揚農耕文化,傳承鄉村技藝,開辟果品銷售新渠道。二是以文為魂激活鄉村文化內涵。深挖縣域鄉土特色文化,組織開展搗蒜罐、打鐵花、戲曲等活動530余場次,創辦“天水大舞臺”演出60余場,通過直播形式吸引現場和直播間觀眾觀看、互動。邀請富有西北特色的陜北腰鼓、臨夏花兒等文藝節目來天水助陣演出。成功承辦了2024年甘肅康養旅游資源對接大會、“春綠隴原”甘肅文旅演藝天水惠民演出季等演出,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賦能鄉風文明。三是以業為先促進農民就業創業。搶抓天水麻辣燙機遇,深入實施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促進行動,重點在政策扶持、品牌培訓、宣傳推介和保障用工等方面強化服務保障,廣泛開展訂單式、靶向式、嵌入式技能培訓,新申報認定“天水麻辣嫂”省級勞務品牌,全市新增就地就近就業2.82萬人,輸轉勞動力72.74萬人,創勞務收入86.35億元,有效發揮了天水麻辣燙吸納帶動就業創業的倍增效應,讓農民群眾吃上了麻辣燙的“技能飯”,端穩了麻辣燙的“就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