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6-13
- 點擊:15
- 來源:天水日報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柴琪?張文都
芒種時節,走進秦安縣興豐鎮朱李村白脆瓜種植基地,一座座矗立在川道上的大棚里,農戶喜笑顏開地采摘著白脆瓜,一幅豐產豐收的喜人景象。
“適宜的海拔、水資源和光照,讓這里產的白脆瓜以果肉細膩、甘甜爽口深受消費者的青睞。”興豐鎮人大副主席侯正宏說,早在20世紀60年代,朱李村就有種植白脆瓜的歷史,從大田種植到溫室大棚種植,白脆瓜產業已成為群眾提質增效的主導產業。
近年來,朱李村堅持黨建引領,采取“黨支部+農戶”的發展模式,圍繞產業振興,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白脆瓜種植業,確保全村集體經濟實現新突破。去年,僅白脆瓜產業為村集體經濟增收36萬元。
“今年白脆瓜每斤收購價10元,線上銷售成都、重慶等地,香甜清脆的白脆瓜為助農增收開拓了致富渠道。”興豐鎮黨委副書記逯軍委告訴記者,目前,興豐鎮19個行政村已建成白脆瓜大棚108個,預計今年全鎮白脆瓜產量達21.8萬斤。白脆瓜已成為興豐鎮富有特色、極具潛力的新興產業,為推進鄉村振興夯實了產業根基。
記者看到,隨著白脆瓜的大量上市,秦安縣的王尹鎮、興豐鎮等主產白脆瓜的村子,一棚棚果實飽滿、香氣濃郁的白脆瓜已通過線上線下遠銷全國各地,慕名前來收購的客商紛至沓來,一派產銷兩旺的景象。
走進王尹鎮馬河村白脆瓜種植基地,正在采摘白脆瓜的村民雷永紅熱情地說:“嘗一嘗,我種的白脆瓜不打農藥,絕對是純正的綠色食品。”雷永紅告訴記者,今年又是個豐收年,他種植管理的10個大棚,每個棚產量在1200斤左右,保守估計收入8萬元以上。
今年以來,王尹鎮堅持“優化結構、土壤倒茬、錯峰上市”的原則,在尹川、馬河2村建成白脆瓜產業大棚182座,有力有序推進白脆瓜產業適度規模經營,讓白脆瓜產業成為群眾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
目前,秦安縣設施白脆瓜大棚規模達到1456座,占地面積1200多畝,白脆瓜已成為秦安最具發展潛力的農特產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