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6-20
- 點擊:9
- 來源:隴南日報
隴南日報通訊員 蔣小花 趙 振
風吹麥成浪,蟬鳴夏始忙。
如果說武都區角弓鎮的四季更迭是一盒五顏六色的調色盤,那三夏時節的角弓一定是黃綠相間的。當金黃色的油菜籽開鐮收割,白龍江沿岸夏收夏種的序幕也就此拉開。
在角弓鎮角弓街村,農戶們正搶抓時令,放水、犁田、插秧,不一會兒整塊水田就穿上了嶄新的“綠裝”,阡陌縱橫間,一排排嫩綠的秧苗整齊劃一、迎風挺立。近年來,角弓鎮積極推廣“水稻+油菜”輪作模式,利用冬閑田大力發展油菜產業,油菜籽收割后進行耕地翻種、水稻插秧,通過輪作種植模式,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實現農業生產的多元化和高效化,有效增加群眾收入。
“現在正是夏收夏種的季節,油菜籽收割之后,我們最近幾天正忙著插秧,大家每年都是按照這個時間種植。油菜籽和水稻是我們角弓的特色產業。下一步,我們將引進油菜和水稻的優良品種,引導村民科學種植,提高農民的收入。”角弓鎮角弓街村黨支部書記李斌說。
“一地多用、一地多季、一年多收”農作物的輪換種植,是季節的更新,更是農田的增值。角弓鎮始終堅持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強民富民之基,依托地域優勢,因地制宜,科學布局,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和養殖業,逐步形成了河谷水稻油菜,半山油橄欖花椒中藥材,鄉村特色畜禽養殖,戶內庭院經濟的四大產業格局。
據了解,角弓鎮現有生豬規模養殖場13家,大型養雞場1家、肉兔規模養殖場3家,肉牛養殖基地1處,建成中藥材基地5600余畝,規模種植油菜籽6455余畝,水稻種植3000余畝,按照“基地化、規模化、產業化”的工作思路,發展油橄欖19213畝,基本實現了油橄欖適生區全覆蓋。
以“和美”為筆,繪就鄉村幸福底色。
在和美鄉村建設中,角弓鎮圍繞“改”字塑風貌,結合“治”字提內涵,常態化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實施人居環境整治“流動紅旗”“環境衛生紅黑榜制度”等措施,統籌推進環境凈化、村莊綠化、庭院美化,爭創各具特色的鄉村庭院風景線,以庭院“小美”助力鄉村“大美”,實現人居環境的美麗蛻變,全面提升鄉村顏值。
“在農業產業方面,角弓鎮以今年油菜花節會的成功舉辦為契機,將進一步擴大角弓菜籽油和角弓清水米的知名度,打造當地品牌,擴寬銷售渠道,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在畜牧養殖方面,積極引導各養殖戶規范經營,協調銜接相關部門,為養殖企業降低成本、籌措資金、擴大經營作出貢獻。在人居環境整治方面,以創建‘和美鄉村’為抓手,持續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做到黨員帶頭,人人參與,共同建設大美角弓。”角弓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廖義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