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7-02
- 點擊:0
- 來源:嘉峪關日報
楊佳
盛夏時節,杏子黃,農民笑,每年6月下旬,文殊鎮文殊村杏子種植戶都會迎來一年的豐收季。
在文殊鎮文殊村一組王軍善的杏園里,色澤金黃、味道香甜的杏子吸引不少游客前來采摘。
“早就聽說文殊村的小白杏皮薄肉厚多汁香甜,今天專程帶著家人來采摘,不僅能讓孩子體驗到采摘的樂趣,而且能品嘗到新鮮好吃的杏子。”游客李媛說。
“我家種了兩畝杏樹,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會忙著采摘和銷售。今年的果子特別大,市場需求也很旺盛。”王軍善的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
文殊村素有“杏鄉”之稱,杏樹栽培歷史悠久。據了解,文殊村相依祁連雪山腳下,具有地勢高、土層薄、水源充足、光照時間長等豐厚的自然資源條件,因此,杏子甜度高深受廣大市民朋友喜愛,每年豐收季慕名前來采摘的游客絡繹不絕。文殊村共有農戶377戶,除去外出務工的農戶,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杏樹,杏子產業已成為文殊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特色支柱產業之一。
“近年來,我們村黨支部為進一步做大做強特色‘杏’產業,以股份經濟合作社為平臺,對接市里的超市、各行政單位簽訂認購協議,通過村集體統一‘收購+包裝+運輸’,實現杏子產銷無縫銜接,同時除了暢通渠道外銷鮮杏,我們還著重引導農民群眾晾曬杏干,提高果品附加值,村民收入得到進一步保障。”文殊村黨支部書記趙祥說。
“我們鎮上林果優勢明顯,我們緊緊圍繞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目標,按照‘休閑農業’發展定位,不斷發展壯大經濟林果、都市休閑、精細果蔬、高效制種等優勢產業,全力做好延鏈補鏈文章,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讓群眾依靠‘菜籃子’‘果盤子’鼓起‘錢袋子’。”文殊鎮黨委書記邵瓊說。
近年來,文殊鎮立足資源稟賦,按照“休閑農業”發展定位,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通過做強做特經濟林果,做大做優農旅融合,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同時大力發展“節會經濟”“周末經濟”,培育休閑觀光、田園采摘、農家美食、特色民宿、農事體驗、紅色研學等都市休閑新業態,實現特色產業發展與鄉村旅游同頻發展,今年上半年,全鎮接待游客6.75萬人次,拉動消費526萬余元,“鄉村游、來文殊”旅游品牌深入人心,鄉村振興戰略邁出堅實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