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7-05
- 點擊:0
- 來源:天水日報
據天水日報報道 眼下,正值小麥收獲的季節,我市小麥正由東向西、從川區向山區陸續開鐮收割,截至7月1日,我市冬小麥已收割100萬畝以上,麥收進度過半。
風吹麥浪穗飄香,小麥開鐮收割忙。秦州區、甘谷縣、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麥收工作正在進行,金色的麥浪隨風起伏,收割機正在麥田里來回馳騁,一簇簇麥穗被卷入收割機倉,收割、脫粒、除雜一氣呵成,金黃色的麥子倒入車廂里,隨即運走,種植戶看著飽滿的顆粒,臉上滿是收獲的喜悅。秦州區博浩致恒玉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鳴驩說:“我們共種植了1200畝,根據小麥的成熟情況,陸續已開始收割,一周左右能夠收完。”
糧食烘干是保障糧食品質、確保糧食豐收的重要環節和關鍵措施。時下,清水縣、麥積區的麥收工作已接近尾聲,兩地采取機械烘干與人工晾曬相結合的方式,保障小麥顆粒歸倉。清水縣德合豐農業開發綜合公司負責人黃鵬飛說:“小麥烘干機日烘干能力是1噸,遇到突發極端天氣,我們也能保障糧食顆粒歸倉。”
“我們村上已收300余畝,目前已接近尾聲,現已晾干進庫的糧食接近5萬斤,預計今年可收成6萬斤至7萬斤,今年的收益比往年要好得多。”麥積區社棠鎮李家渠村黨支部書記李剛說。
為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我市各地選用優質高產品種,助推我市糧食豐產增收。今年,秦安縣云山良種場種植冬小麥308畝,示范推廣中梁50號、53號,蘭天36號、37號等冬小麥優良品種,應用寬幅勻播機、全膜覆土穴播作業機、植保無人機等機械設備,開展小麥新技術、新模式的示范引領。
云山良種場場長陳永祥說:“今年我們良種場良繁冬小麥品種有蘭天37號、蘭大211、中梁48號等,這些品種具有抗干旱、抗凍、抗倒伏、抗病蟲害等優點,前段時間我們實測小麥畝產達430公斤,比去年417公斤增產3%。”
據了解,我市冬小麥播種面積194.34萬畝。為確保夏糧豐收到手、小麥顆粒歸倉,部分夏收已經臨近尾聲的縣區隨之展開夏管夏種作業,在做好已收小麥打碾晾曬、歸粒入倉的同時,進行麥后復種工作,以此達到以夏補秋、以經補糧的目的。【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李潔?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