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7-09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田麗媛
通訊員張沛杰曹小成
莊浪縣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是我省重要的優質馬鈴薯主產區之一,也是馬鈴薯的最佳適生區,2023年被納入國家馬鈴薯產業集群項目區。
眼下,正值夏季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記者走進莊浪縣的馬鈴薯試驗田、種植基地、加工廠,感受當地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勃勃生機。
科技賦能品種選育做強農業“芯”
走進莊浪縣永寧農技推廣區域站試驗田,馬鈴薯種薯苗郁郁蔥蔥,長勢喜人,農技人員穿行其中,認真比對、記錄……
“今年在甘肅省馬鈴薯聯合攻關育種項目的支持下,我們建立馬鈴薯新品種選育基地70畝,引進新的種質資源26份,設立育種中間試驗兩項,其中品系鑒定試驗參試品系42個,品系比較試驗參試品系13個。”莊浪縣農技中心永寧區域站農藝師柳曉龍介紹。
據悉,莊浪縣農技中心是國內39個馬鈴薯育種機構中唯一一家縣級育種單位,自主選育“莊薯”系列新品種7個。其中“莊薯3號”2011年通過國家品種審定,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主糧化四大推廣品種之一;“莊薯4號”于2016年通過省級審定,成為甘肅省干旱半干旱地區主推品種之一;“莊薯5號”于2023年通過農業農村部品種登記,已進入示范推廣階段。
“為解決病害和品種問題,我們選育出‘莊薯3號’‘莊薯4號’系列馬鈴薯,在全國7個省區的56個縣區推廣種植。”莊浪縣農技中心主任李國斌說。
近年來,莊浪縣積極實施抗逆優質馬鈴薯新品種選育科技項目,銜接爭取東西部協作資金,以選育優質專用馬鈴薯為主攻方向,新建育種雜交智能溫室,改造提升現有生產設施,擴建選育田、展示田和育種基礎設施,建成集品種選育、示范推廣、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于一體的育種創新基地。
創新機制良種擴繁高質量推進
走進水洛鎮李碾村的莊浪縣馬鈴薯原原種科研繁育基地,生長架上薯苗蔥蘢茂盛。生長架下一顆顆馬鈴薯原原種懸在空中,沉浸在營養液形成的霧氣中。
“這是馬鈴薯‘霧培法’技術,通過定時噴霧供給馬鈴薯植株所需要的養分。”莊浪縣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中心主任周愛愛介紹,“這種技術平均單株結薯可以達到40到50粒,是傳統基質栽培的20到30倍,大大提高了馬鈴薯微型薯產量,還可以避免土傳病害。”
據了解,僅一個溫室就可收獲近30萬粒原原種薯粒,整個繁育中心一年將生產出4000萬粒原原種。
近年來,莊浪縣聚焦馬鈴薯產業發展中加工專用薯品種繁育和馬鈴薯加工業擴鏈問題,加大科研投入和基地建設力度,高標準建成水洛李碾、南湖石峽、通化野趙等8個馬鈴薯綜合試驗示范基地,著力解決全縣馬鈴薯產業發展原種產量不足問題。
截至目前,莊浪縣共建成原原種繁育基地300畝,原種繁育基地1萬畝,一二級種薯繁育基地7萬畝,商品薯基地28.5萬畝。
培育龍頭延鏈補鏈聯農帶農
在莊浪縣鑫喜淀粉加工有限責任公司加工車間,生產線上和粉、撈粉、洗粉、曬粉等工序有條不紊。一旁的包裝車間,工人們將曬干的粉條裝袋、噴碼,準備運往各地。
“我們采取線上線下的銷售模式,線上主要銷往上海、青島等各大沿海城市,線下銷往周邊市場。”莊浪縣鑫喜淀粉加工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邵乾乾說。
目前,莊浪縣有馬鈴薯產業規上加工企業2戶,擁有年產5萬噸精淀粉生產線2條,1萬噸手工粉條和3000噸粉絲生產線各1條,全部采用清潔綠色循環生產工藝,年收購加工鮮薯達25萬噸,年銷售額達2.1億元。
依托百萬畝水平梯田和先進的脫毒種薯培育技術等資源優勢,莊浪縣初步形成了集“繁育、生產、貯藏、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體系,馬鈴薯產業已成為全縣產業鏈條最完善的區域優勢特色產業之一,是農民穩定增收的主要來源之一。目前,全縣共種植馬鈴薯36.5萬畝,鮮薯年產量可達54萬噸,年產值5.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