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8-02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王思璇實習生劉振乾
七月盛夏,萬物競秀。黃河兩岸,生機勃勃。
有著“中原熟天下足”美譽的河南,帶著金招牌、帶著好糧油,來到了黃河之濱蘭州,與甘肅共同舉辦“美豫糧油隴上好糧油”蘭州專場推介會。兩地糧食企業簽訂合同、協議和意向協議共27萬余噸,成交金額近7億元。
“你缺我有、優勢互補。”此次推介會作為互通有無的平臺,將有力推動兩省糧油產業構建新格局、增創新優勢。
“河南是全國重要的糧食大省,全省糧食播種面積常年穩定在1.6億畝以上,其中小麥種植面積8500萬畝以上,優質小麥種植面積超1800萬畝。”河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吳祖明介紹,全省自北向南形成了強筋、中筋、弱筋小麥種植帶。今年河南夏糧再獲豐收,總產量超757億斤,比上年增加47億斤。
“我省雖然實現了糧食總量平衡,但品種結構不平衡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口糧品種小麥、稻谷產不足需,自給率為50%左右。”甘肅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文靜表示,近年來,我省年均從省外購進糧食200余萬噸。甘肅企業與主產區企業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產銷合作形式不斷創新,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合作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不同經營主體相互補充、健康發展的糧食產銷合作格局,為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奠定了基礎。
推介會前,來自河南商丘的許先生在甘肅農產品展臺,訂購了4盒隴南黑木耳,他說,“肥厚飽滿、色澤黑亮,我對隴南的黑木耳早有耳聞。這次來參加推介會,第一件事就是買它。”不到一分鐘,工作人員在手機上幫許先生操作完成。“您留下地址,今天下午就有物流單號,直接發貨到家。”
甘肅作為特色農業大省,獨特的資源稟賦和環境特征為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提供了天然條件,培育壯大了一批特色優質農產品。
“我們的橄欖油使用低溫物理冷榨技術,即從采收、清洗、碾壓、壓榨、油水分離的整個過程中,果油都不經任何熱處理和化學處理,使橄欖油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始風味和天然營養成分,從源頭上保證橄欖油的品質。”祥宇橄欖油展臺的工作人員介紹。
“第一次品嘗橄欖油,口感柔滑不膩,有淡淡的橄欖果香。”三位河南客商一邊品嘗,一邊豎起大拇指說:“中!”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此次推介會作為兩省實力的展示,為促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數十家企業的近百種產品集中展出,涵蓋米面糧油及特色產品,小麥粉,掛面、燴面及面片等品種多樣的面食,南瓜餅及蛋撻等豐富的預制主食,橄欖油及胡麻油等各式各樣的油制品,火爆出圈的天水麻辣燙……琳瑯滿目的展品充分展現了豫甘兩省糧食產業的深厚歷史底蘊。美食品鑒區的香味四溢,現炸出來的金黃大油條、熱騰騰的蒸餃和包子,面包的麥香及蛋糕的奶香撲面而來,吸引了與會嘉賓駐足品嘗。
目前,河南正由糧食資源大省向糧食產業強省轉型,糧食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優質糧油產品明顯增加,產品創新力、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認可度不斷增強。
與此同時,我省投資1.2億元實施的“隴上好糧油”工程經過品牌建設,全面提升了糧油產品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信息化、專業化,實現了甘肅糧食大數據橫向縱向的互通及應用,推動糧食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實現了全省人民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的歷史跨越。
“河南有鄭州燴面,甘肅有蘭州牛肉面,說明兩地人民口有同嗜、志趣相投。”甘肅紅太陽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展臺銷售人員對前來咨詢的河南客商說,兩大美食雖發源地不同,但都入口筋道。
“品牌就是號召力、就是影響力、就是競爭力,必須把品牌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馬文靜說。在推介會現場,思念水餃、想念掛面、白象方便面、甘青面粉、祥宇橄欖油、裕家菜籽油等“好糧油”品牌早已被大眾熟知,成為食品行業“優質國貨”的代名詞。
品牌讓產品有了自己的“身份證”,在提升農產品質量、完善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增強競爭力上有重要作用。此次推介會通過對品牌持續深耕,豫甘兩省加強交流,在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把糧油產業的生產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把糧油企業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從“農家糧”變身為“品牌糧”,讓“糧”變得越來越值錢。
好糧油、大品牌、好味道……一場推介會,讓糧食產業路子變得越發寬廣、穩健。豫甘兩省將“以糧為媒”,更好地搭建起交流合作的橋梁,進一步鞏固糧食產銷合作長效機制,推進糧食企業產銷對接,更有力地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