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8-06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謝曉玲
盛夏時節的永昌縣,高原夏菜進入收獲期,田野上呈現出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在永昌縣焦家莊鎮蔬菜種植基地,菜農們正忙著將成熟的蔬菜采摘后打包裝車,空氣中彌漫著新鮮蔬菜的清香。
永昌縣氣候寒涼,土壤中有機質含量高,所產蔬菜品質優良,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也吸引不少種植大戶承包土地。永昌縣因勢利導,通過經營權流轉提升土地規模化經營水平,不斷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擴大種植規模,壯大高原夏菜產業,推動農業向現代化、標準化、規模化方向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高原夏菜種植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最初的育苗移栽,到中后期管理和采摘,都需要大量勞動力,給群眾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焦家莊鎮南沿溝村黨支部書記王國明說。
這幾天,南沿溝村村民楊慶和親戚朋友們一起在田間務工,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一天可以掙150到180元,掙錢顧家兩不誤。”
在永昌縣東寨鎮天綠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冷庫基地里,西蘭花鮮綠翠嫩,花球飽滿緊實。經過摘葉、削根、分揀、冷卻后,這些蔬菜將通過冷鏈物流直達廣州、杭州、港澳等地。
“永昌東西海拔落差大,蔬菜收獲期長,錯峰上市優勢明顯。我們突出區域種植優勢,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帶動、市場拉動、科技支撐等措施,走‘連片建設、規模經營、技術引領、特色發展’的路子,通過推廣‘小拱棚春提早、海拔梯度錯茬、品種壓茬、育苗補茬’等模式,拉長了蔬菜生產供應檔期。從東到西100余公里高原夏菜種植帶,可生產西蘭花等近百個品種的蔬菜。”永昌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丁文慶介紹,“我們嚴把蔬菜品質,堅持標準化生產,制定修訂了胡蘿卜、洋蔥、青筍等36個地方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出產的綠色高原夏菜在南方市場很受歡迎。”
為進一步做強蔬菜產業,永昌縣加快構建現代營銷流通體系,采取聯建、合建等方式發展蔬菜冷鏈物流,建成蔬菜恒溫庫50處、庫容達114萬立方米,年蔬菜加工儲運能力達到75萬噸以上,并采取“農超對接”“農企對接”“基地市場對接”等方式,建成蔬菜銷售市場近30個、省外營銷檔口50多個。
同時,永昌縣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進50多家蔬菜經銷龍頭企業,構建“村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村集體股份合作社+農戶”等發展模式,形成政府搭平臺、市場牽企業、企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蔬菜產業鏈條,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通過土地流轉、吸納務工、入股分紅、合股聯營等形式,帶動群眾持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