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8-27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謝曉玲通訊員于淵武玲奕
初秋,在永昌縣河西堡工業園區的金川銅冶煉工藝技術提升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進行設備安裝與調試工作。隨著金川銅冶煉工藝技術提升項目熔煉系統頂吹吹煉爐本體安裝及砌筑圓滿完成,熔煉系統建設施工進入沖刺階段。
“目前,項目已完成主體施工量的90%。我們8月開始聯動試車,9月進行點火烘爐。”金川集團銅貴有限公司河西堡工業園區項目組熔煉系統項目組副組長盧英杰說。
作為“十四五”甘肅省列重大建設項目,金川銅冶煉工藝技術提升項目總投資55.2億元,設計處理混合銅精礦153萬噸,年產銅陽極板35.78萬噸,采用“三聯爐”工藝。同時,使用銅精礦智能配礦等裝備,將智能裝備與有色冶煉生產結合,引領銅冶煉行業轉型升級。
盧英杰表示,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全要素數據可視化、自動化、智能化,打造綠色、安全、高效的冶煉工廠。同時,為園區創造了完備的銅加工產業鏈、化工產業鏈和貴金屬產業鏈。
作為金川銅冶煉工藝技術提升項目的配套項目,金川集團公司40萬噸/年智能銅電解項目一期工程于6月26日實現了通電試車,標志著河西堡工業園區形成了銅產業聯動格局。
金川集團銅貴有限公司河西堡工業園區項目組副組長、電解系統項目組組長任智順說:“項目總投資21.2億元,分兩期建設,每期產能20萬噸/年陰極銅。目前,二期工程已完成廠房主體框架的施工,計劃于2024年年底建成投產。”
據了解,該項目是永昌縣與金川集團公司深入貫徹落實“四強”行動部署要求的具體實踐。
項目基于工業以太網,對電解吊車、機組和凈化系統設備等進行智能通訊,實現陽極板、陰極銅產品智能轉運,電解槽面在線自動檢測,出裝槽設備的無人駕駛和智能調度等“一張圖”式智慧管理。
“項目建成后,將與火法冶煉系統配套,實現河西堡工業園區‘銅精礦—陽極銅—陰極銅’產業聯動,為后續園區實現銅產業及化工產業加工基地奠定基礎,提升產業園區的市場競爭力。”任智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