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9-04
- 點擊:0
- 來源:天水日報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黃虹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要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稕Q定》還提出,要完善鄉村振興投入機制,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
近年來,武山縣緊盯“文旅賦能型”縣域經濟發展定位,按照“11711”全域旅游發展思路,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厚重的文化特色、豐富的旅游資源,深入挖掘渭川文化,著力打造“十有武山·祈福圣地”文旅品牌,用文旅融合賦能“詩與遠方”,走出一條“城鄉一體、三產融合、全域統籌、富民強縣”的“武山路徑”。
8月24日至25日,2024年中華垂釣大賽“隴上菜都杯”甘肅武山選拔賽在四門鎮下灣村舉辦,來自湖北、山東、陜西、四川等9個省區的近200名釣友揚竿競技,以魚會友,盡享漁趣。
依托大南河豐富的水資源、洛禮路便捷的交通優勢,今年,四門鎮下灣村通過整合廢棄魚池和閑置灘涂,建成以休閑垂釣、采摘體驗、農業觀光為主的田園綜合體,實現了可賽、可釣、可養、可種的目標,為村集體經濟發展闖出了一條新路子,通過不斷發展生態旅游業,四門鎮也走上了生態立鎮、旅游活鎮的生態旅游經濟之路。
據四門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周建鵬介紹,下灣村田園綜合體擁有標準化魚池2個、休閑垂釣池1個、觀賞魚池1個、鋼架大棚6個,利用魚池水質肥、養分高的優勢,用魚池養殖水集中灌溉蔬菜大棚,實現了養殖和種植用水的循環利用。
“從7月20日魚塘正式運營,到目前已掙了7萬多元,全部用于村集體收入?!敝芙i說。
近年來,武山縣依托“十有”資源稟賦,深挖渭川農耕文化潛力,打造融合“原生產業、原生生活、古堡體驗”的武山“十有田園鄉村”,打造了一批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景點,龍臺鎮馬年、董莊和四門鎮南坪村成功創建國家3A級景區,目前全縣共有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3個、鄉村旅游重點村10個,實現了村在景中、景在村內的美好愿景。
武山縣水簾洞大景區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有水簾洞、拉梢寺、千佛洞、顯圣池四個單元。為給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該縣投資1.6億元建設景區游客接待服務中心,預計年內建成并投入使用。
武山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馬艷告訴記者,水簾洞景區游客接待服務中心距離水簾洞主景區8公里,緊鄰大南河,與水簾洞主景區有旅游專線連接,建成后這里將成為游客集散中心,并將水簾洞大景區的旅游點連成一條線。同時,還能實現一站式預約、景區游客人數智能監測。
“游客接待服務中心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水簾洞景區基礎設施,提升景區服務接待能力,擴大景區輻射范圍,拉長文旅產業鏈條,對加快創建水簾洞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面構建‘一帶四村’‘一景一圈’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起到助推作用?!瘪R艷說。
近年來,武山縣充分挖掘“十有”特色資源,持續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完善文旅產業鏈條,釋放文旅產業優勢。上半年,全縣累計接待游客383.23萬人次,旅游花費16.73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5.99%和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