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9-06
- 點擊:0
- 來源:武威日報
據武威日報報道 田間秋色滿,葵花話秋實。民勤縣通過葵花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真正把“民勤葵花”打造成為引領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引擎,讓小葵花開出“花樣”致富路,挑起鄉村振興的“金扁擔”。今年,全縣葵花種植面積達22.52萬畝,預計全產業鏈產值約19億元。
在紅沙梁鎮上王化村葵花種植示范基地,金色葵花如海,葵花盤似飽滿笑臉低垂,展示豐收碩果。一輛大型收割機轟鳴駛過,葵花盤接連被卷入機器中,脫粒、篩選一氣呵成,盡顯現代化作業高效風采?!澳壳翱▎蝺r每斤約3.5元,一畝地毛收入約2700元,扣除成本后純收入1500元左右?!狈N植戶陶永儉說。
今年,紅沙梁鎮積極推進土地整合以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通過引導農民走集約化、規?;N植道路,成功實現了種植、收購、生產、銷售一體化運作,構建起產供銷“一條龍”的發展格局,有效帶動周邊農戶種植優質葵花品種,為當地探索出了一條充滿希望的向日葵“黃金”產業鏈。
紅沙梁鎮大力發展連片葵花產業,僅僅是民勤縣全力助推葵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聚“鏈”賦能、抱團發展,以完善葵花產業利益聯結機制為紐帶,從抓生產到抓鏈條、從抓產品到抓產業、從抓環節到抓體系入手,夯實種植鏈,完善技術鏈,拉長“價值鏈”,因地制宜統籌區域葵花產業布局,推動“產+銷”貫通、“農文旅”融合,拓展葵花產業增值增效空間,助推鄉村振興。同時,建設葵花倉儲物流、購銷電商平臺、精深加工、提淬研發、農業廢棄物回收利用以及配套基礎設施,采取“政府扶持引導、龍頭企業主導、合作社為有效載體”發展模式,解決葵花籽的銷售問題,促進葵花產業向中下游延伸,推動民勤葵花產業形態由“小特產”升級為“大產業”,空間布局由“平面分布”轉型為“集群發展”,主體關系由“同質競爭”轉變為“合作共贏”。(記者馬愛彬戚彥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