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9-09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9月6日,參會嘉賓在馬鈴薯種薯產業園現場觀摩。
9月6日,科研人員講解馬鈴薯脫毒種苗種植技術。本組圖片均由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田蹊攝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馮寶強楊唯偉馬國順
9月的定西,薯香飄溢。在定西市香泉鎮,連片的馬鈴薯郁郁蔥蔥,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一壟壟馬鈴薯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薯業博覽會暨2024年中國·定西馬鈴薯大會期間,來自國內外的參會嘉賓前往香泉鎮現場觀摩定西馬鈴薯相關產業。
種薯是馬鈴薯產業發展的“芯片”,是增收致富的“金種子”。走進位于香泉鎮馬鈴薯種薯產業園的定西馬鈴薯研究所,只見2萬平方米的智能聯動溫室內,一排排鋼架上的馬鈴薯脫毒種苗枝繁葉茂。“本批馬鈴薯原原種是今年第二茬種植,在7月底和8月初栽種,約120天后收獲。”溫室管理員劉登說,這個溫室一年可種植兩茬馬鈴薯原原種,生產的原原種主要銷往國內的農場、合作社和東南亞等一些國家。
據介紹,該溫室全部采用離地高架苗床椰糠基質生產,運用與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聯合開發的全自動環境與灌溉控制系統,可以根據預設參數自動運行,保持馬鈴薯脫毒苗在最優環境下生長,隨生產過程的數據累積,參數迭代更新,不斷向最優最新方向發展。溫室生產凈面積16000平方米。從3月中旬開始到11月下旬進行微型薯生產,每年可生產2季,單季產量800萬粒左右,年產原原種1600萬粒,產值680萬元。
除此之外,無土栽培,也是定西馬鈴薯研究所重要的原原種繁育方式。在霧培生產室,鵝卵石大小的微型薯成串懸掛在長長的根莖上,光鮮飽滿,串聯成行。這些微型薯是專門用于繁殖高質量馬鈴薯“后代”的種薯,在溫度、濕度適宜的環境里茁壯成長。
定西不僅是我國商品馬鈴薯的主要產區,也是國內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之一。“我們有著20多年的馬鈴薯種子生產和種植經驗,擁有多個全國領先水平的組培實驗室,這里的脫毒苗每年都交由國際病毒檢測公司檢測,以保證微型薯的品質。”定西馬鈴薯研究所副經理李華澤說,目前研究所已經擁有優良品質的高代品系30多個,且正在開展區域試驗。
李華澤介紹,目前這里擁有一座3500平方米的組培室,有配套設施齊全、功能完備的霧培室、恒溫庫和新品種研發中心,年產馬鈴薯脫毒苗6000多萬株、馬鈴薯原原種1.1億粒,其中種薯出口量占全國馬鈴薯種薯出口的90%以上。
走進分選包裝車間,工人們忙著將金燦燦的原原種分級數粒,根據大小品相分類,包裝入庫。
“這些優質的原原種離不開科技的力量。”李華澤說,基地大棚內全部安裝了水肥一體化自動控制系統,種植馬鈴薯試驗品種1128個,開展抗旱抗逆、土傳病害藥劑篩選、馬鈴薯鐵鋅納米微肥應用等多項試驗研究和示范。同時,該基地搭建起產學研平臺,內蒙古大學、中國農科院深圳基因所、甘肅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這里開展二倍體育種、馬鈴薯基因挖掘定位、不同肥料使用對環境影響等研究課題8項,就馬鈴薯特性基因定位、二倍體育種、精準水肥試驗及環境影響、微肥使用及對品質影響等方面進行試驗。
種子好,還要種得好。在香泉鎮陳家屲村馬鈴薯大田示范基地,整齊的梯田內馬鈴薯根據實驗的不同,被分割成不同的板塊,但長勢都很喜人。
如今,定西馬鈴薯已形成從良種選育、種薯擴繁、商品薯種植到精淀粉、全粉、主食化產品加工的全產業鏈條,全市年產馬鈴薯原原種17億粒以上、脫毒種薯200萬噸以上,種薯生產能力占全國的一半;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300萬畝左右、總產量500萬噸左右;馬鈴薯加工龍頭企業28家,加工能力達到96萬噸;建成國家級定西馬鈴薯批發市場和6個較大規模馬鈴薯專業批發市場、2200多家網絡銷售店鋪以及52家“甘味”特色農產品展銷中心,脫毒種薯出口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埃及、尼加拉瓜等國家,全產業鏈產值達到240億元,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全國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
特別是作為馬鈴薯爆款產品的“定西寬粉”,成功注冊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加工主體達到120家、產能超過20萬噸、產值達到30億元,研發生產的麻辣味、金湯味、酸菜味等即食粉、鮮食粉系列產品,以及薯片、薯條和餅干、面包、面條等馬鈴薯主食化產品,已成為人們舌尖上的美食,線上線下暢銷。“定西馬鈴薯”區域公用品牌價值396億元,居“甘味”品牌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