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9-09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邱暄美謝志娟崔亞明張文博董文龍牛巧麗馬伊星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景永鵬
你見過怎樣的瓜州?
是遍地的蜜瓜、火紅的枸杞,還是聞名遐邇的榆林窟、游人如織的“大地之子”?
你見過怎樣的瓜州?
全國風電裝機第一縣、中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千萬千瓦級新能源示范縣……
行走在瓜州,記者看到戈壁灘上迎風起舞的風機、定日鏡布局成陣的光熱電站、用綠電制造光伏組件的工廠,還有儲存風光電的儲能裝備以及能把煤由黑變白的低階煤清潔高效利用基地……
擁有豐富風光資源的瓜州,正在乘風而起、向光而行。2023年,瓜州工業集中區總產值達到64.5億元,經濟體量位居全省開發區前列,在全省開發區考核中位列第七,較上年度上升34個位次,獲“優秀”等次。
一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頂梁柱”。新型工業化是產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瓜州縣立足風光資源富集優勢,招大引強,大力推進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向新圖強、向高而攀,推進“高載能+新能源”耦合項目落地,做強做優做大瓜州工業集中區。
走進瓜州工業集中區,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車間機器轟轟作響,項目現場車輛穿梭,智慧園區安全監管平臺高效運轉……
來到瓜州縣北大橋高載能產業園寰泰儲能300兆瓦全釩液流電池儲能裝備項目車間,工人正操作數控機床生產,一套套儲能組件比肩排列,一個規模巨大的電化學儲能矩陣映入眼簾。
這一項目于2022年5月開建,2023年5月投產、6月入規。“兩桶電解液加一個電堆,就是一套儲能設備。通俗地說,它就是一個巨型‘充電寶’。”寰泰工業(瓜州)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文奎介紹,該儲能裝備通過電化學反應實現充放電,具有安全可靠、使用壽命長、可持續等優點。廣泛用于風光電廠配套儲能、共享儲能場景,可實現大規模電能存儲和釋放,也可用于電網調峰、調頻。
2023年底,由寰泰提供全套解決方案的溫州2兆瓦/12兆瓦時全釩液流電池用戶側儲能電站正式并網運行,被列為“浙江省減污降碳協同標桿項目”。
距離寰泰儲能項目不遠處,由寧夏寶豐集團投資建設的寶豐一期多晶硅上下游協同項目順利建成投產,其中硅材料項目已產出電子級產品。
“項目總投資390億元,將建成集‘風光電站、光伏材料、光伏設備制造、儲能電站’于一體的新能源全產業鏈,通過‘風光融合’發綠電,以綠電為動能生產多晶硅‘綠色材料’,用‘綠色材料’制造光伏組件‘綠色設備’,再用‘綠色設備’生產綠電。”甘肅瓜州寶豐硅材料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亮亮說,該項目是全國首個大型“三綠”工廠,開創了一條低耗能、低排放、低成本的“碳中和”科學路徑,將有力帶動甘肅新能源、新材料及高端制造業提檔升級。
瓜州素有“世界風庫”之稱,風能資源量大質優,屬于國家風資源二類區。截至目前,瓜州縣新能源發電裝機1674萬千瓦,現已成為“全國風電裝機第一縣”。
二
瓜州縣日照時間長,光照強度大,太陽能資源位居全國前列,屬于國家光資源一類區,光電產業發展如火如荼。
在瓜州縣雙塔水庫北側,由三峽恒基能脈(酒泉)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瓜州70萬千瓦“光熱儲能+”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東西相距1公里的兩座高200.5米的吸熱塔拔地而起、比肩而立;塔下安裝26954面定日鏡,從高處俯瞰,巨大的定日鏡場在4400畝平坦的戈壁灘上蔚為壯觀。
“這是目前投入建設的全球首個‘雙塔一機’光熱儲能項目。”光熱電站項目現場負責人彭世德告訴記者,光熱發電機組采用雙塔布置,能夠充分利用現場土地面積,提高聚光集熱系統效率。
據介紹,瓜州70萬千瓦“光熱儲能+”項目分為10萬千瓦光熱發電、20萬千瓦光伏發電和40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采用風、光、熱一體化方案,形成多能互補新能源發電系統。風電場和光伏電站已于2023年年底投入運行,“雙塔一機”光熱儲能電站主體工程已進入調試階段,力爭今年底投產發電。項目全部建成后,通過光熱、光伏、風電的優化組合和互補運行,可有效降低棄風率和棄光率。每年可為電網提供清潔電能19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約58萬噸,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59.6萬噸,節能減排效益顯著。
近年來,瓜州縣憑借風光資源富集的優勢,相繼引進華能、華電、大唐等34家風光電企業落戶。常樂電廠、中能智慧電網側化學儲能等調峰項目建成投運,“風光火儲氫”多能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化的綠色能源體系正加速構建。
三
看好瓜州風光優勢,國內能源行業頭部企業紛至沓來。
由北大橋現代高載能產業園、柳園循環經濟產業園、柳溝煤化工產業園組成的瓜州工業集中區,成為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高地。截至2023年底,瓜州工業集中區入駐企業161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1戶。
企業放心投資、舒心發展,離不開好的營商環境。
近三年,三個園區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5億元,形成了“七通一平”基礎設施配套框架。有力推動項目向園區集中、產業向園區集聚、要素向園區集約,切實提高園區承接產業項目的能力。
2023年4月,投資4100萬元的柳溝煤化工產業園綜合應急指揮中心建成投用。記者在該中心看到,工作人員在智慧管理信息平臺可以隨時調取園區內企業的安全生產狀況。
瓜州縣工業集中區管委會副主任李東介紹,指揮中心24小時運行,智能化監管不僅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生產、環保等安全隱患,提醒企業及時處置、消除隱患,還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反映企業運行狀態,為企業管理效益提供決策依據,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甘肅騏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5萬噸農藥原藥及中間體項目,就是智慧管理信息平臺的受益方之一。
“我們所有生產車間都在智慧管理信息平臺的監管下運行,截至目前,收到過兩次有關安全生產的提醒,公司及時消除了隱患,并根據平臺提供的建議,對相關設備進行了改進,對員工做了安全生產培訓。”甘肅騏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童昌華告訴記者,安全生產是企業的生命線,在園區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項目自去年4月試生產至今,已經安全運行17個月,為企業穩產增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連日來,位于柳溝煤化工產業園的甘肅智匯格林新能源有限公司年產1000萬噸低階煤分級分質清潔高效利用與新能源耦合一體化示范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挖掘機揮舞機械臂上下翻飛,叉車、鏟車來回穿梭,800多名施工人員、200余輛工程車搶工期、抓進度,不斷刷新工程建設“進度條”。
據了解,智匯格林項目是瓜州縣在2023年蘭洽會上簽約的百億級大型煤化工產業項目,總投資240億元,當年9月底開工建設。該項目的落地,將示范帶動瓜州縣化工產業鏈向中高端延伸、集群化發展,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項目在落地建設過程中享受到瓜州縣各部門提供的‘保姆式’服務,各個環節有專人包抓,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都能及時解決,效率非常高。”智匯格林項目副總指揮蘭嵐告訴記者,地方政府不僅在常規的要素保障上做得很周到,還對低溫環境、大風天氣、用工招聘等可能影響到施工進度的因素,都提前想到,并且做好了應對措施。
“項目專班隨叫隨到、主動上門服務,像對待家人一樣關心項目建設。按照目前的施工進度,工程將提前一個月完成。”蘭嵐說。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就是競爭力。瓜州縣委常委、副縣長魯強表示,瓜州縣將堅持“工業強縣”不動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大力實施“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打造以能源發電、新材料及裝備制造、現代化工、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四個百億元級產業鏈為支撐的現代工業發展體系。通過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將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