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6-28
- 點擊:0
- 來源:甘肅經濟日報
近年來,隴南市深入踐行“兩山”理論,著力打造了一批生態、文化、養生、休閑等不同類型的鄉村旅游示范村,創出了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鄉村旅游隴南路徑,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康縣花橋村旅游景區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2100多個美麗鄉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1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4個;省級鄉村旅游示范縣2個、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27個、市級鄉村旅游示范村125個;2個鎮和20個村被評為中國最美村鎮,28個村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在全市44家國家A級旅游景區中,以鄉村旅游為主的景區達到24家,占比達55%,形成了覆蓋廣泛、業態豐富、選擇多元的鄉村旅游體系。“甘肅·隴上江南·鄉村休閑度假游”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2023年,隴南市鄉村旅游接待游客量、鄉村旅游收入同比顯著增長。
近年來,隴南市按照構建“大景區+全域游”的思路布局,編制了《全域旅游發展規劃》《鄉村振興文旅康養百億產業集群實施方案》,市政府每年安排市級文旅康養產業發展引導資金2500萬元,隴南南部山區鄉村振興茶旅融合休閑產業園、兩當縣鄉村振興全域農旅康養示范縣創建等重大項目已全面啟動。推進“2510”鄉村振興示范行動,2021—2023年各縣區籌資17.8億元,用于支持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旅游品牌打造,鄉村旅游發展優勢日益凸顯,開啟了隴南鄉村旅游的黃金時代。
與此同時,隴南市立足獨特山水資源稟賦,充分挖掘“土”資源,拓展農業多功能,重塑鄉村多元價值,把村莊空間從傳統聚居地拓展到休閑旅游、消費娛樂、農業體驗等功能聚集地。“農業+旅游+節會”模式已在康縣形成集群化發展趨勢;武都區裕河鎮陽壩村推出“茶園私人訂制”成為農民增收新亮點;徽縣江洛鎮打造集生態種植、觀光旅游、特色燒烤、野外露營等元素為一體的“游龍稻香”田園綜合體;文縣碧口鎮馬家山村在茶園中建造的森林木屋別墅贏得游客的一致好評;以“支部+公司+農戶”模式打造的康縣五福臨門民宿帶動周邊3個村的47戶村民入股,累計分紅104萬元;西和縣傳承乞巧文化創新發展繡花枕頭等鄉村特色手工藝品等,形成了“以農興旅、以旅強農、農旅互促”的良好發展態勢。
圍繞景區資源核心吸引力,隴南市堅持以山水為底色、以生態為特色、以文化為靈魂、以旅游為載體,開發互補性鄉村旅游新產品和新業態,打造了一批鄉村旅游品牌項目。目前,建成了2個省級鄉村旅游示范縣(康縣、文縣)、1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康縣長壩鎮)、4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康縣長壩鎮花橋村、康縣王壩鎮何家莊村、康縣岸門口鎮街道村、兩當縣楊店鎮靈官村),農文旅融合發展已成為隴南的一張亮麗名片。(文/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白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