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7-26
- 點擊:0
- 來源:甘肅經濟日報
在崇山峻嶺間,太子山旅游大通道宛若一條飄逸的彩帶,串起沿線的村莊、小鎮、美景、人文。它不僅是一條交通要道,更是一條帶領游客領略臨夏壯美風光的神奇走廊。
太子山旅游大通道一段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 張國慶 攝
臨夏,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正憑借太子山旅游大通道而煥發出耀眼的光芒。
“都說耳子屲梁是‘甘肅的阿勒泰’,今天親眼見到,果真如此!”站在耳子屲梁觀景臺的陜西自駕游游客陳旭不由贊嘆。
“山脈雄偉壯觀,身處山間,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聆聽著鳥兒的鳴叫和山間溪流的潺潺聲,能夠讓人暫時擺脫日常生活的瑣碎和壓力,身心得到放松,真是一處難得的好地方。”陳旭說。
耳子屲梁是太子山旅游大通道較出名的一個景點。早在2016年,臨夏州委、州政府就提出修建一條沿太子山麓連接蓮花山的旅游扶貧大道,讓一條條道路把散落在山區的一個個村莊連起來,通聯路網、通向城市,把美麗的風景展現給世人。
如今的太子山旅游大通道,東起康樂縣蓮麓鎮,西至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全線長286公里,橫貫臨夏州康樂縣、和政縣、臨夏縣、積石山縣4縣。由于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過渡帶,也是祁連山脈與秦嶺山脈的連接處,全線既囊括了高山、雪峰、森林、草甸河流、溝峽、濕地、瀑布、石海等生態自然景觀,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跡。現在,這里儼然成為了臨夏州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新風景、新產業、新名片,大通道沿線呈現出游客人數激增、鄉村旅游火爆、景區景點知名度顯著提升、文旅融合廣度深度不斷拓展的良好態勢。
臨夏州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中心負責人認為,大自然獨特的美學價值和沿線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漢族與回藏等民族的交融,讓這里孕育出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址遺跡、民俗文化、紅色文化和傳說演繹。“為讓游客更全面地體驗這些內容,以太子山沿線生態資源為基礎,結合臨夏地區特有的‘新浪山’文化,挖掘沿線花兒、非遺、化石、紅色等文化和旅游資源,臨夏州委、州政府指導沿途4個縣圍繞不同的側重點進行差異化發展。”
該負責人介紹,康樂縣突出梯田農業、花兒文化、紅色文化等與旅游景區、旅游產品結合;和政縣突出遠古化石文化、花兒文化,以及和政秧歌、儺舞儺戲等民俗文化與旅游結合;臨夏縣突出農業文化、關隘文化及民俗文化等與旅游融合;積石山縣則突出黃河大禹文化、保安村民族文化等與旅游融合。
太子山旅游大通道的建設,不僅提升了臨夏旅游的知名度,更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和政?星語云端景區是太子山旅游大通道和政段一個以民宿集群為核心的綜合性景區,?目前已經建成包括10個太空艙微宿、?10個野奢帳篷木屋生態民宿和10個“星月居”科幻主題民宿。?此外,?景區還提供多樣化的住宿形式,?如帳篷營地、?房車營地、?自由露營地等,?以及多元化的餐飲服務。星語云端旅游景區負責人馬舍木介紹。
“在增加游客旅游體驗感方面,星語云端星空房無疑是一大亮點。這些星空房坐落在風景如畫的地方,夜晚來臨,躺在舒適的床上,透過透明的屋頂,便能仰望璀璨的星空,感受宇宙的浩瀚與神秘。”游客趙淑藝對星語云端景區的住宿非常滿意。
不僅如此,近年來,臨夏州以全域旅游為引領,整體推進縣域旅游,發展供給品質化、業態多元化的文旅融合模式,為游客提供更多互動性強的文旅業態、文化場景和旅游體驗。
臨夏州不少景區推出豐富多彩的夜游活動,不斷拓展消費空間,持續釋放夜間活力。據悉,康樂縣與和政縣在草長溝、胭脂湖、龍泉湖舉行燈光秀光影盛宴、打鐵花表演等夜游項目。兩縣還在竹子溝、白樺林、溪水谷等景區打造青年旅舍、觀山民宿、露營基地西梵牧野營地等。“景區景點通過與文化、科技、夜間經濟等多元化業態深度融合,不斷完善旅游要素,形成了‘食、購、娛’等多樣化的消費模式。”臨夏州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中心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介紹,后期,臨夏州還將堅持以“游”為核心,持續完善旅游便民設施和“吃、住、行、游、購、娛”等配套要素,加大特色民宿、游客驛站、自駕營地等開發建設力度,大力發展智慧旅游,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完善停車場、充電樁、公共場所、標識標牌等旅游配套服務設施,全面加快交通岔路口、游客中心、景區景點、露營基地、星級農家樂、民宿等旅游場所的導航定位工作。同時,在沿線重點旅游節點定期或常態化舉辦文化演出、非遺展演活動,培育研學、親子、探秘、民俗、花卉、美食、觀光休閑等旅游線路產品,開發打造參與度高、有趣味性的旅游產品,使游客常來常新,全面提高旅游產業發展水平。(文/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張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