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12-14
- 點擊:0
- 來源:
涼州區智慧水務農村供水信息化工程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公示
為充分了解社會各界對“涼州區智慧水務農村供水信息化工程”社會穩定風險的意見和訴求,加強公眾參與,準確識別社會穩定風險因素,制定風險防范和化解措施。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的指導意見(試行)》(中辦發[2012]2號)、《國家發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暫行辦法》(發改投資[2012]2492號)、《國家發改委發展規劃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暫行辦法》(發改辦規劃〔2012〕3218)、《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關于印發重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社會穩定風險分析篇章和評估報告編制大綱(試行)的通知>》(發改辦投資[2013]428號)、中共甘肅省委辦公廳、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建設的若干措施》(甘辦發[2021]33號)、《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辦法》(甘發改投資[2013]1998號)文件及《關于規范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和報備工作的通知》(甘穩評辦發〔2015〕2號)和《武威市第三方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構培育管理辦法》等文件政策規定要求,依照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規范化程序的要求,圍繞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等內容,涼州區農村飲水安全服務站委托甘肅水榮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對“涼州區智慧水務農村供水信息化工程”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現將項目基本情況向社會進行公示。
一、項目概況:
1.項目名稱:涼州區智慧水務農村供水信息化工程
2.建設性質:新建
3.項目建設單位:涼州區農村飲水安全服務站
4.項目建設期限:按照2年考慮
5.項目建設地點:項目區位于涼州區
6.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建設目標:以保障城鄉供水工程的安全可靠供水、科學水量調度、現代化綜合管理、智能自動監控等綜合需求為出發點,充分利用數據采集技術、監視控制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閥門自動控制技術、物聯網技術等,以水量調度、決策指揮、工程運行管理、綜合會商等業務應用為中心,構建涼州區全區農村供水工程供水系統的信息采集、傳輸、處理、存儲、管理、服務、應用、決策支持和遠程監控等信息展現流程為一體的運行管理控制系統,能夠及時、準確的對整個供水系統信息進行自動化匯集存儲、共享分發、預測預警和決策支持,實現對整個供水工程的實時監測、實時調度和實時管理,逐步實現“采集自動化、傳輸網絡化、集成標準化、管控一體化、決策智能化”的目標。
具體如下:
(1)確保水源的安全監控
在水源地設置視頻監控設備,對水源地進行視頻監控,防止人為破壞水源或在發生自然災害的情況下能夠及時通過視頻監控發現其對水源的影響,提前預防。
(2)確保水廠及加壓泵站的安全可靠供水
通過在項目供水工程水廠及泵站安裝自動化控制設備和視頻監控設備,并將相關數據和視頻圖像實時傳輸到各自所屬管理水廠監控管理站。值班管理人員能夠實時對水廠和泵站自動化設備的運行狀況、周邊的異常變化實時掌握,從而確保了各工程的安全可靠供水。
(3)提高城鄉供水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通過本項目的建設,實現對涼州區農村供水工程從水廠、泵站、供水管網、到末端入戶計量全范圍的自動化、信息化管理,各級管理單位全部實現對各自所轄人飲供水工程的全自動化控制和信息化管理。同時,農村供水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統工程的建設,也為摸清項目區安全飲水工程運行管理現狀和動態,為制定安全飲水工程后續發展規劃提供了準確、全面的數據支撐,提高了涼州區農村供水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應用水平。
(4)提管理單位的供水調度管理能力
通過本項目的建設,全面提高人各灌區管理處/所目前存在的供水范圍大、供水管線長、管理人員相對短缺、出現問題處理不夠及時等問題。信息化管理系統中供水調度監控子系統的開發,實現了對農村供水工程從水源、水廠、泵站、供水管網、到末端入戶計量全范圍的自動化、信息化管理,數據實時采集、實時傳輸。值班管理人員只需要在管理站調度管理室根據設備運行工況和供水需求對各管線進行遠程調度管理。
(5)提急能力和供水保證率
利用自動化和信息化系統的報警、預警、故障處理、應急處理等措施,發現管網漏損、爆管、水池溢流等問題可以在第一時間維修處理,避免因重大水事故的發生或因管網故障造成長時間停水問題的出現,從而有效地提高項目區的應急搶修能力,供水保證率從目前的80%提升到95%以上。
(6)改變收費管理模式,提高水費收繳率
通過更換安裝物聯網智能水表,徹底改變原有的計量收費管理模式,變被動繳費為主動繳費,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通過預付費管理模式和線上線下同步繳費、數據實時監控可查詢,農戶用水明明白白,管理單位管理透明高效。項目區農村供水工程采用自動化和信息化系統后,水費收繳率爭取提高到98%以上。
(7)全面提升水務監管能力,提高統籌管理水平和公眾滿意度充分運用自動化及信息化手段,實現無人值守、少人值班、人員精簡的目的,推動人飲供水工程服務轉型,進一步提高項目區的水務監管能力,爭取公眾滿意度從目前的不到70%提高到90%以上。
7.項目建設投資及資金來源:
本工程靜態總投資26576.12萬元。其中建安工程費6983.81萬元;機電設備購置費14525.59萬元;軟件系統開發、云服務租賃及安全費974.50萬元;獨立費用1676.22萬元;基本預備費2416.00萬元。
計劃通過申請中央、省級,市級、區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和地方政府新增債券資金等籌措解決。
8.項目建設必要性
涼州區智慧水務農村供水信息化管理系統是在涼州區已建供水工程基礎上,為解決目前涼州區人飲工程存在的問題而建設的,它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飲水安全成果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是降低運行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提高水費收繳率,保證工程長期發揮效益的需要,是提升廣大農村人民群眾飲水安全的需要,是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緩解飲水供需矛盾的需要,同時也是響應國家及地方各級政策,樹立農村“互聯網+人飲”典型示范的需要。
根據各級政府對農村飲水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通過建設農村飲水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對涼州區農村供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的監督管理,實現對重要供水工程從水源、水廠、泵站到管網、用戶的全方位監督管理,為全區人飲安全工程的安全、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1)是降低運行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保證工程長期發揮效益的需要涼州區農村安全飲水供水網絡體系基本建成,目前,完全依靠人工的管理手段,雖然投入了大量人力,但難以保證各水利工程巡檢的范圍和頻次,已建工程現狀整體管理水平不高。造成工程管理難度大、運行連續性差等問題。通過本項目高水平的自動化測控體系和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提升農村供水工程的自動化監測控制,信息化管理調度,降低運行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保證工程長期發揮效益。
(2)是增強預測和應急處置能力,降低災害損失的需要
涼州區智慧水務農村供水信息化工程的建設可以實現規劃覆蓋數據的可視化。可以將最新的農村供水運行情況的詳盡數據通過信息系統直觀地反映到調度管理平臺。各業務版塊運行異常時,信息系統會迅速反映到調度管理平臺,并報警提示,還可以通過手機短信息的形式及時向管理人員發出預警信息,從而確保管理人員能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事故處理,減少因水事故造成的各種危害。
(3)是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的需要
涼州區水資源分布不均,本項目通過高水平的自動化測控體系和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利用管網監測設備、管網診斷模型、聯合控制策略及信息化運維應用,提高管網故障的診斷精度和處置響應速度,減少因爆管、滲漏等原因造成的輸水供水損失。項目建設可大幅提高供水計量的精確性,為階梯水價及用水定額管理提供計量基礎,強化飲水資源的經濟和行政管理手段。同時,利用互聯網及移動平臺,加強節水政策和措施的宣傳、教育、監督,加強全社會的節水意識和能力水平。最終實現水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緩解水資源缺乏與人民群眾生活需求之間的矛盾。
(4)是提升水利業務管理水平,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需要
要以信息化手段為支撐,以完善監管機制為抓手,積極構建監管體系,創新監管模式,強化社會公開,推進監管全覆蓋。落實水利行業強監管主調,制定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實施,積極推動構建全過程監管體系,規范監管行為,做到事中可監測、預警,事后可追溯、核查。以信息化監管為支撐,推進涼州區智慧水務農村供水信息化工程的建設,豐富完善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能。針對涼州區面廣最大,情況復雜的水利工程體系、運營體系、服務體系和監管體系,需要利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確保工程長效運行。建設涼州區智慧水務農村供水信息化工程是提高行政管理手段的關鍵措施。積極推進智慧水務建設,實現水利業務全面、準確、精細、高效的管理與監管。
(5)是提升廣大人民群眾飲水安全的需要
通過高水平的自動化測控體系和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加強管網運行狀態的預測預警能力,減少供水系統故障發生率:在發生故障的情況下,可迅速診斷定位并響應處置,減少供水中斷時間;在對管網及建筑物進行常規檢修養護之前,可合理安排儲水,避免供水中斷,從而提升本地區的供水保障率。同時,提升對供水水質的監測能力,在發生水質污染事件時能夠及時發現,并快速啟動響應應急預案,自動控制供水設備,智能發起應急響應任務,保障人民群眾用水的水質安全。
(6)是提高政務公開和公眾參與水平,增強服務意識、健全水利綜合服務能力需要
通過涼州區智慧水務農村供水信息化工程的建設,實時發布涼州區水利相關的業務通知、政策法規要求等相關的水利信息,提高公眾知曉率。同時,并開發公眾意見反饋通道注重政民互動和公眾參與,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建議,進一步增強水利工作開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增強政務人員的服務意識、健全水利綜合服務能力
(7)是響應國家及地方各級政策,建設縣級“智慧水利”典型示范的需要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為指導,認真落實水利部《“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設規劃》的要求,全面推進算據、算法、算力建設,加快構建具有預報、預警、預演、預案(簡稱“四預”)功能的智慧水利體系,結合《甘肅省“十四五”水利發展規劃》、《甘肅水利“四抓一打通”實施方案》等政策要求,臨洮縣先行先試,對全縣智慧水利工程建設進行總體統籌規劃計劃分階段實施,在全省率先形成“智慧水利”的典型示范。
二、項目風險調查的內容和范圍
風險調查的對象為項目建設及運行期間引發的社會穩定風險,即項目主體在執行項目建設和運營的過程中給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財產及生態環境等與其切實利益相關的各個方面造成的負面影響和損失的可能性。
三、項目社會穩定關注重點分析
根據對調查資料的統計分析,“涼州區智慧水務農村供水信息化工程”社會穩定重點關注的內容如下:
1、項目建設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可控)性的影響。
2、工程施工、運營過程中對周邊居民正常生產、生活的影響。
3、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對周邊居民的影響,應及時清運建筑垃圾,分類收集,綜合利用。
4、施工安全影響。主要關注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人員的安全影響,依據《勞動法》的相關規定,不拖欠農民工工資,高危人員購工傷保險。
5、項目管理影響。主要關注項目實施過程中工程質量問題,加強勞務分包管理,杜絕轉包和掛靠現象。
6、資金籌措問題。主要關注是否有充足的資金來保證項目按時保質保量完工。
四、征求公眾意見內容和注意事項
1、征求公眾意見內容
包括對該建設項目是否支持;該項目建設對生活的影響;對當地發展的影響;對該項目的建議和要求等。
2、注意事項
(1)公眾在提出意見時,應本著客觀、公正的原則;
(2)若對項目實行有較大異議或持反對意見,請在公告期間向建設單位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單位工作人員提出;
(3)為了更好的進行意見反饋,請留下您的具體聯系方式。
五、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
以電話、信函、電子郵件等形式向實施單位或評估單位提出意見。
六、公示周期
自2022年10月23日至10月30日。
七、聯系方式
1、委托單位情況
單位名稱:涼州區農村飲水安全服務站
地 址:涼州區水務大廈
聯 系 人:張乾 聯系電話:13809351903
2、評估單位情況
單位名稱:甘肅水榮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地 址:武威市涼州區天一財富廣場7號樓3樓15號
聯 系 人:楊玉澤 聯系電話:18193559896
特此公示
涼州區農村飲水安全服務站
2022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