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1-10
- 點擊:0
- 來源:
為充分了解社會各界對“涼州區2023年城區綠地提質增效及見縫插綠建設項目”社會穩定風險的意見和訴求,加強公眾參與,準確識別社會穩定風險因素,制定風險防范和化解措施。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建設的意見》(中辦發【2021】11號)、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建設的若干措施》(甘辦發【2021】33號)、《國家發改委辦公廳關于印發重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社會穩定風險分析篇章和評估報告編制大綱(試行)的通知》(發改辦投資〔2013〕428號)及《關于規范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和報備工作的通知》(甘穩評辦發〔2015〕2號)和《武威市第三方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構培育管理辦法》等文件政策規定的要求,依照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規范化程序的要求,圍繞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等內容,涼州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委托甘肅金胡楊工程咨詢設計有限公司對“涼州區2023年城區綠地提質增效及見縫插綠建設項目”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現將項目基本情況向社會進行公示。
一、項目概況
1.項目名稱:涼州區2023年城區綠地提質增效及見縫插綠建設項目
2.項目性質:提升改造
3.項目建設單位:涼州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4.項目建設地:項目建設地位于涼州區城區。
5.主要建設內容:①在富民什字東南角、隴能家園西側、醫藥公司家屬院東側、漢武大道南側等裸露地建設綠地1.69萬平方米;②對熊貓公寓周邊,漢武大道兩側、涼都大道東側柳樹地等綠地進行改造,在綠地內增設園路,實施綠地提質增效27.82萬平方米;③完成新城區國土大廈周邊花海花卉補植;④在城區祁連大道、宣武街等道路綠化帶及綠地中增綠植綠4.85萬平方米,安裝樹篦子1500個,設置綠化護欄5000米;⑤在科技巷、醫藥公司家屬院、祁連大道三角綠地等綠地內設置休閑涼亭10個;天一外灘、天豐街等綠地內設置防腐木座椅50組;⑥對城區宣武街、祁連大道等道路綠地綠化供水管網進行改造;⑦在城區天馬橋、榮華橋及城區廣場、各街頭什字花箱內擺放花卉150萬盆(擺放兩年)。
5.建設投資及資金來源:項目總投資4860.26萬元,項目建設所需資金由區級財政統籌解決。
6.項目建設必要性
①項目建設是完善城區公共綠地建設的需要
近幾年,武威市大力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要提高認識,堅定信心,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要突出重點,點面結合,全方位立體化落實創建活動的目標任務。要著眼增強市民文明意識,建設崇德向善的城市;著眼加強綜合治理,建設和諧宜居的城市;著眼提升品位,建設文化厚重的城市;著眼綜合協調,推進城鄉共同發展。
武威市先后制定了《武威市創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三年規劃(2021—2023年)》《武威市創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2021年標準化示范點位建設實施方案》、《武威市創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考評考核辦法》及《創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2021年實施方案》,根據2021年新版《全國文明城市(地級以上)測評體系》要求,建成區綠地率≥36%。
因此,本項目的建設是武威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迫切需要。
②項目建設是創建省級森林城市的需要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創建省級森林城市的決策部署,提升城市品位和綜合競爭力,根據《甘肅省省級森林城市森林小鎮評定指標》和《甘肅省省級森林城市森林小鎮創建與評定管理辦法》及《武威市創建省級森林城市實施方案》,武威市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優化“南護水源、中保綠洲、北治風沙”布局,大規模開展國土綠化倍增行動,實施祁連山生態恢復、防沙治沙、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森林濕地保護、林草產業培育五大工程,持續推進城市綠化、村鎮綠化、景區景點綠化、產業園區綠化、通道綠化、農田林網建設、林草撫育管護、林草科技創新八大行動,加快生態大市建設步伐,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有效增加林草資源總量,全面提升自然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使全市林木覆蓋率達到20%以上。城區綠化覆蓋率。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采取騰退還綠、立體補綠、破硬增綠、見縫插綠、拆墻透綠、街角延綠等措施,加強城區公園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道路綠化、水岸綠化建設,新建和提升城市森林公園,全面推進植綠、增綠、護綠水平,在主城區形成城市森林網格,提升園林綠化景觀品質,積極打造“四季有綠、三季有花”的生態城市,有效增加城區綠化總量,城區綠化覆蓋率達35%以上。
本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優化城區綠地品質,提升城區綠化覆蓋率,因此本項目的建設是是創建省級森林城市的需要。
③項目建設是大力發展旅游業的需要
近幾年,武威市緊緊抓住“絲綢之路經濟帶”和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機遇,以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傳承為切入點,以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為突破點,加強項目銜接爭取,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加快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打造文藝精品,廣泛招商引資,培育文化市場主體,優化發展環境,同時把旅游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龍頭來培育,加強產業政策引導,加快旅游品牌培育,狠抓旅游項目建設,突出宣傳促銷,加強行業管理,完善服務功能,全力加快旅游產業快速健康發展,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培育了新動力。圍繞城市旅游發展功能要素,著力抓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美化及綠化景觀建設成了旅游發展的重要部分。
本項目通過城區綠地的補充建設,進一步增加城區綠地面積,有力提升城區綠地及配套設施水平,優化城區生態環境,打造環境優美的旅游城市形象,從而提高旅游服務設施水平和競爭力,豐富武威的城市旅游資源,促進武威市旅游業的發展,帶動經濟的發展,因此,本項目的建設勢在必行。
④項目建設是全力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有力保障
近幾年,武威市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強力推進生態建設,打造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扎實開展城市綠化設施建設,全力打好城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綠化植被具有除塵、消音、殺菌、防風固沙、凈化空氣等諸多作用,能夠吸附和滯留大量的粉塵顆粒,降低空氣的含塵量,從而提升城區的空氣質量,有效防止城區大氣污染。
本項目通過城區綠地品質提升,優化城區綠地系統,提高城區綠地覆蓋率,從而提升城區空氣質量,促進城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更好成效,因此,本項目的建設對促進涼州城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顯得非常必要。
二、項目風險調查的內容和范圍
風險調查的對象為項目建設及運行期間引發的社會穩定風險。即項目主體在執行項目建設和運營的過程中給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財產及生態環境等與其切實利益相關的各個方面造成的負面影響和損失的可能性。
三、項目社會穩定關注重點分析
根據對各類調查資料的統計分析,涼州區2023年城區綠地提質增效及見縫插綠建設項目社會穩定重點關注因素如下:
1.建設過程中對周邊居民出行及生活的影響。
2.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振動、噪音、揚塵、固體廢棄物等對周邊居民的影響。
3.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合法、合理和安全(可控)性的影響。
4.施工安全影響。主要關注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人員的安全影響。
5.項目管理影響。主要關注項目實施過程中工程質量問題。
6.資金籌措問題。主要關注是否有充足的資金來保證項目按時保質保量完工。
7.媒體網絡輿論導向及其影響問題。
四、征求公眾意見的形式
公示期間,公眾如對“涼州區2023年城區綠地提質增效及見縫插綠建設項目”社會穩定風險有任何意見建議,均可通過電話方式向項目建設單位涼州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及第三方穩評公司甘肅金胡楊工程咨詢設計有限公司反映情況。反映情況必須客觀真實,以單位名義反映情況的材料需加蓋單位公章,以個人名義反映情況的材料應提供有效的聯系方式。
五、公示周期
自2023年1月10日至2023年1月16日。
六、聯系方式
1.建設單位:涼州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聯 系 人:沈明霞
聯系電話:18993578926
2.第三方穩評公司:甘肅金胡楊工程咨詢設計有限公司
聯 系 人:姜百耿
聯系電話:18693659592
特此公示
甘肅金胡楊工程咨詢設計有限公司
2023年1月10日